初识会计通过这一学期对学科导论的学习,我开始对会计这门学科和这门职业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关于会计的本质,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是技术会计观。这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种用文字和数字相结合,为管理提供情况的应用技术(或者说是一种处理数据的技术方法),也就是记帐、算帐。第二种是社会会计观。这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方法,会计是对经济活动所实施的一种管理活动。按照社会会计观的观点给会计下一个定义就是: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对各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地、系统地、全面地、综合地反映和监督,以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目的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一种管理工具。第三种是信息系统观。这种观点认为会计是一个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它包括为用户提供财务信息的会计信息生成系统和为经济管理服务的会计信息加工利用系统。现在被大多数人接受的是社会会计观。会计的本质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其基本职能是进行结算和监督,其方法是通过专门方法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其目的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把会计定义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主要运用货币形式,采用专门方法和程序提供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管的一种管理活动。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适应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从上古时代最原始的“结绳记事”、到剩余产品出现后的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的记账员,从复式记账法的诞生到现代审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的产生,无不反映了会计正是在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推动下而产生和发展的。生产力水平的不断发展、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原动力。会计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会计、近代会计和现代会计三个重要阶段。古代会计阶段从原始社会后期到1494年。近代会计阶段从1494年到20世纪50年代。这期间,有两个重要的里程碑,第一个里程碑是1494年,《》的出版;第二个里程碑是1854年英国的爱丁斯堡会计师公会的成立。现代会计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至今,会计进一步细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等。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进行会计核算和实施会计监督两个方面。会计核算职能是指主要运用货币计量形式,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从数量上连续、系统和完整的反映各个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为加强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会计信息。会计监督职能是指对特定主体经济活动和相关会计核算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审查。会计的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资金运动包括特定主体的资金投入、资金运用和资金退出等过程。会计的专门方法主要有:设置帐户和帐簿,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复式记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和检查、考核、分析会计资料等,最重要的是进行企业财务管理事务。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企业会计要素分为六大类,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三项会计要素主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分为五大类,即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会计核算是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和权责发生制五个会计假设
会计学科导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