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书山有路勤为径.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备课人:韩慧娟课题:书山有路勤为径课型:新授课班级:,感受作者求学过程中的“勤且艰”。,学习对比写法的表达效果。,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与学习环境,努力学习。教学重点:品析词句,感受作者求学过程中的“勤且艰”。教学难点:把握写作目的,学习对比写法的表达效果。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古人曾给我们留下这样一句训诫“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从古至今,有很多勤学苦读的先贤前辈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你能举一个例子,讲一讲他的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读一读宋濂的求学故事,继续学习他的《送东阳马生序》。复习归纳,整体感知作者求学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结合具体词语或句子分析体会)三、品析词句,感受作者求学过程中的“勤且艰”(一)读书之艰1、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作者读书时的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2、想象:藏书者眼中的宋濂(守信、嗜学、勤奋)读书,对于这些寒门学子来说,是一件多么奢侈的事,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读书已不再是难事,但却出现了一个尴尬的局面,很多现代人不亲近书,更亲近手机、电脑、网络。欧阳修《玉楼春》中有一句诗“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这里的“书”是书信的意思,我想借用这句诗,不过我说的“书”是书籍,这句诗写出了我们现代人正面临的趋势“渐行渐远渐无书”,坐拥书城,却无书可读,就是因为我们现代人缺少古人读书的专注,缺少古人读书不怕难的精神,这是时代的悲哀,也是文化的悲哀。我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的话与大家分享,希望他们的话能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指名读名句。(二)叩问之难1、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作者请教老师的艰难?2、宋濂“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真诚、勤问)3、你如何看待宋濂的从师尊师方式?韩愈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老师是传授知识道理,解答疑惑的人,学习必须要有老师指教。所以荀子说:君子隆师而亲友。谭嗣同也说:为学莫重于尊师。我们一定要尊敬老师。但我更喜欢《论语》中的话: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老师不是完人,也有缺点和不足,我们要学习他们的优点,对于他们的缺点,要反省自己,努力改正。(三)奔走之劳1、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作者旅途奔走的辛劳?2、你是否被宋濂感动,感动于他什么?(恒心、吃苦耐劳、勤劳)(四)生活之苦1、你从哪些词句中读出作者生活的艰苦?(抓住对比之处分析)2、宋濂觉得自己苦吗?(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他以什么为乐?3、真正的快乐是求知的满足,是精神的丰盈。我们再来认识几位以苦为乐的先贤,读一读他们的快乐。指名读名句。四、走近作者,领悟精神宋濂的求学经历非常艰难,他攻坚克难的武器是什么?勤奋好学吃苦耐劳持之以恒信守承诺……这些就是成就人生的因素。宋濂成就了怎样的人生?出示宋濂资料。五、拓展阅读,把握主旨1、我们读的是《送东阳马生序》的节选部分,原文还有一部分内容,我们来读一读。指名读并翻译,抓住对比之处体会太学学生学习条件的优越。2、结合全文,想一想,宋濂写这篇赠序的目的是什么?3、作者既写了求学,又写了劝学,他是怎样劝学的,这样劝学有什么好处?(体会现身说法的好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更有说服力,更易于接受)六、结束语今天我们读了寒门学子宋濂靠着勤奋克服困难,学有所成的故事。其实在求学这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书山有路勤为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3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0-03-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