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叮铃铃音乐观课报告.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叮铃铃音乐观课报告五年级人音版第九册表演歌曲《叮铃铃》说课稿一、课程背景本课是在我校参与式教学背景下所进行的一节展示课,主旨是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使学生愉快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叮铃铃》这首歌歌不同于单声部歌曲,二声部的加入曾加了歌曲难度,但同时也为学生的参与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其歌曲的风格特征也非常明显,抓出歌曲内在风格情绪会对学生在本歌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会丰富学生音乐视野,为其今后的音乐修养奠定一定的基础。二、教学课题这是小学音乐人音版第九册第六课《欢乐的少年》中的一首歌曲《叮铃铃》。三、教材分析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的歌曲,包含二声部合唱。曲调采用了湖南民歌的素材“6616|#5653”作为本歌的主导动机,旋律流畅,情绪欢快、活泼,它描绘了在绿草茵茵的山坡上,牧童们赶着羊群发出内心的欢乐歌唱,抒发了对大自然的和生活的热爱之情。前奏一开始,连续两小节的十六分音符:“23232323|23232323|”仿佛使人听到了清脆的铃声。欢乐的气氛为歌曲作了很好的铺垫。第一、二乐句在旋律和节奏上基本相同,带有陈述的性质。第三乐句,突然出现了短小的动机:“366||611||”并配以间奏,是铃声与回声的模拟。最后一句“16535|631|16〃|6-:||”是对前面听到的吆喝声和铃声做了肯定的回答。合唱部分是歌曲的扩充,采用了衬词加滑音的唱法和二声部的效果,烘托出一个交织在一起的热闹场面,从中听到了铃声、吆喝声、琴声等,表现了牧童赶着羊群悠闲自得地歌唱着的情景。这首歌曲对力度和速度变化及演唱方法要求较高,特别是前倚音和下滑音的使用,增强了歌曲的乡土气息和口语化特点。“#5”音可视为地方特色音。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唱准变化音#5前倚音和下滑音,:学生能在“趣味、情景”中愉快合作表现二声部。:想象和感受歌曲表现的牧童赶羊群时发出的欢乐歌唱,并能用欢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叮铃铃》第一段教学重点在“趣味、情景”中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歌唱实践活动教学难点正确演唱歌曲中的变化音,前移音,下滑音教学方法:听唱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五、教学过程情景导入运用图片、音响使学生直接感受歌曲。体验歌曲情感。:3666|6111|3333|6666师:同学们小音符在跳舞呢!:看老师把这条旋律变了一下,变成了两个声部,现在请你们来唱高声部的旋律,你们来唱低声部的旋律,:同学们的歌声真是美极了,远方的山坡上也传来了阵阵歌声,一起来听听是谁在唱歌?从他们的歌声中你还感受到了什么?:你真会听音乐。是呀,多么欢快的声音呀!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这群可爱的牧童,去学唱他们的歌曲《叮铃铃》:首先请同学们随着林老师的歌声一起去看看牧童们生活的地方。请你们边听边想想:我的歌声和我的画有什么联系?3、师生唱歌谱师:现在就让我们跟着牧童一起过山坡吧!注意这里我们已经练习过的,你们唱上面的,你们唱下面的旋律,伸出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来。:同学们这里有个音乐符号,老师用红色把它标出来了,你知道是什么记号吗?师:是的,加了升记号就是在原来的音上再升高半个音,师:现在请你们来听两组音,:接下来请你们边唱歌谱

叮铃铃音乐观课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字余曰灵均
  • 文件大小30 KB
  • 时间2020-03-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