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语文组黄国富12月6日,我到龙岩一中,听了丘文玲老师上的课,是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这是一堂关于诗歌教学的课,听完这堂课,对于如何进行诗歌教学,我有几点体会,下面是我的听课感受及体会。在新课程之下的诗歌应该怎样教,是我们作为语文教师应该思索、探究的。通过丘老师的这堂课,我受到了以下几点启发:一、朗读为主。也可以说,朗读是诗歌教学的关键,它作为诗歌教学的一种基本的方法和策略,应该贯穿于整个诗歌教学始终。拿来一篇诗歌,让学生通过朗读(可以是教师范读,也可是学生朗读)初步了解诗歌,即认知性朗读,读准字音,感受节奏,整体感知诗歌内容。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之上,逐渐对诗歌产生学习兴趣。朗读也是探究诗歌内容的重要手段,尤其是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的一字一句,实际上都包含了对诗文的恰到好处、恰如其分的讲解。亦即理解性朗读。而在理解了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就要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针对诗歌的内容及特点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进行表情朗读、美读,增强朗读的感染力。使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感受到诗歌的音乐美、图画美、情感美,这比干巴巴的说教要生动得多。另外,朗读的形式,可以不拘一格。根据诗歌内容可灵活机动。丘老师在讲《归园田居》一诗时,就把这种朗读的效果达到了高潮。因为学生都对朗诵诗歌很感兴趣。特别是老师的朗读,让学生来评价,让这堂课由此达到了高潮。二、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由朗读对诗歌产生的浓厚的兴趣,就自然想深入研究,教师适时鼓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他们说出自己对这首诗感兴趣的点(可以是一个词、一句话、一个朦胧的含义)然后由此入手,再讲解分析诗歌便是水到渠成了。诗歌教学,兴趣入手,是捷径。三、探究深入。以现代中学生的理解能力,一般的诗歌,分析起来都不是太费力,而在这些分析理解之上,如何让学生的思维发散,如何让学生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或许才是学习诗歌的最终目的。不同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程度的深入或发散。四、心领神会。学生在学习了一系列的诗歌之后,对诗歌有了一定的量的积累,而在精心研读分析之后的诗文
关于诗歌教学的几点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