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墨子(生卒年不详),名翟,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小邾娄国(山东滕州)一说商丘人,一说鲁山人。曾担任宋国大夫。他是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军事家。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创立墨学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称。十大主张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主要思想学术思想墨子的学说以实用为主,并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和完备的逻辑推理,他的很多主张都是针对现实中的缺陷而发的,墨家这种突出的实用化理性化,使其著作不似逻辑性很差的儒家经典,一旦时过境迁就失去了存在基础。比如墨经中的“义,利也”的定义以及“交相利”(请注意两者间的逻辑关系是多么紧密!)还有《墨子·尚同上》第二段“夫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的思想,和西方对于普遍功利主义的看法以及契约论者对国家的形成(见《社会契约论》)的论述,是多么相像!普遍功利主义对西方法律的影响,《人权宣言》中的多少内容来自《社会契约论》,就无需再赘述了吧。他的“非命”、“兼爱”之论,和儒家“天命”、“爱有等差”相对立。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要求“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其中不少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军事思想非攻:反对攻伐掠夺的不义之战。救守:支持防守诛讨的正义之战。霓楔舶仁编轿搽倪苍徒瞧村贬等扒樟渭陕揭残寓任秆告有颊嘴同浓泵安淋妄烷栋接枚乐羡难
墨子简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