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节约用水.doc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节约用水】是指通过行政、技术、经济等管理手段加强用水管理,调整用水结构,改进用水方式,科学、合理、有计划、有重点的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特别要在全民中做好宣传,利用世界水日等节水活动,教育每个人都在日常工作或生活中科学用水,自觉节水,达到节约用水人人有责。水的浪费是惊人的:一个滴水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浪费1至6立方米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浪费3至25立方米水;一个城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关不紧、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可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掌握一些节水的小常识是很有必要的。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存在许多危害,如垃圾污物。以下是某记者报道市区垃圾乱堆乱放现象亟待整治目前,我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各级各部门齐抓共管,形成了“创城”的良好氛围。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整治问题。4月13日,记者在东港区日照街道利民社区后楼河南岸看到,一条后楼河将两岸风景形成鲜明对比,河北岸的垂柳已发芽,带来暖融融的春意,而河南岸却被乱堆乱放的建筑垃圾占据了马路的一半。无独有偶,在格林蓝天生活小区东侧的路上,乱堆乱放的建筑垃圾占据了马路的一大半,行人车辆只能绕道而行;金马四区前许家楼的一块空地上,大堆的垃圾散发出刺鼻的臭味。记者从生活在附近的居民那儿了解到,他们一年前搬来时垃圾就有了,“冬天还好些,到了夏天一出门就臭烘烘的,都不敢开窗子,风一刮,塑料袋漫天飞。”明媚的春天已经到来了,这些与创建文明城市不相匹配的现象,该彻底治理一下了。从以上情况来看,可见我们生活的家园里有多么的脏乱!因环境引起的自然灾难因人们的不爱护环境的行为让我们的大地母亲发怒了。臭氧层破坏臭氧层是地球最好的保护伞,它吸收了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然而近二十年的科学研究和大气观测发现:每年春季南极大气中的臭氧层一直在变薄,事实上在极地大气中存在一个臭氧“洞”。这种臭氧损耗现象是一种反常现象,这是否表明这一紫外线吸收层正处于全球性灾难呢?通过不断的科学研究,人们发现人类社会活动释放的物质严重的破坏了臭氧层,当然这种现象还受到这一地区独特的气象状态(极涡、寒冷的平流层温度、极地平流层云)的影响。发现过程英国南极测量局的大气科学家在南极进行了一项研究计划,这一研究计划分别在地面和空中进行。球载仪器一般是检测该仪器所行进的大气的构成及其化学性质。陆基探测仪和星载探测仪则执行遥测任务。这些研究活动采取了国际合作方式。例如,1987年代表19个组织和四个国家的大约150名科学家和辅助人员聚会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进行了一项规模空前的研究,即机载南极臭氧实验。这项实验表明1987年臭氧洞大小达到历史最大。这一发现震惊了科学界。形成机理南极“臭氧洞”的成因目前尚无定论,其中最为令人信服的当是污染物质学说。此外还有:美国宇航局汉普顿芝利中心Callis等人提出南极臭氧层的破坏与强烈的太阳活动有关;麻省理工学院的Tung等人认为是南极存在独特的大气环境造成冬末春初臭氧耗竭,根据大气动力学说,指出大量氯氟烃化合物的使用,以及南极初春没有足够阳光产生大量氧原子,并因此提出了不需要氧原子的循环机理。通过分析我们似乎可以得出以下的主要观点:(1)南极"臭氧洞"是在南极春季特殊的温度和环流状况下由极地平流层云参与和非均相化学反应而引发产生的特殊现象。(2)极地旋涡等其它因素对气体成

节约用水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