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趣味心理学实验.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趣味心理学实验1、从众实验 22、服从实验 33、竞争实验 54、罗森塔尔效应实验 65、皮亚杰品德发展阶段论实验 76、人际关系的相似性因素实验 87、社会助长现象实验 98、“迟延满足”实验 109、“感觉剥夺”实验 1110、情绪实验 1211、人为什么会感到快乐?为什么会感到痛苦? 1312、为什么女孩子爱笑? 1513、印刻实验 1614、视崖实验 1715、霍桑实验 1816、神奇的"莫扎特效应" 2017、蔡格尼克效应 2218、责任分散效应 2319忆 2521、如何表扬孩子? 2622、评价自己与评价她人哪一个更客观? 2723、用绿墨水写红字 2824、“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2925、“见钱眼开” 3026、汽车相撞之后地上是否有碎玻璃? 3127、美国人真的没有种族歧视了吗? 3228、第一印象重要还是第二印象重要? 3329、想自己曾经发生的错误还是想自己曾经获得的辉煌?哪个办法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3430、中国人有两种不同的假设: 351、从众实验"阿希实验"是研究从众现象的经典心理学实验,它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所罗门·阿希在40多年前设计实施的。所谓从众,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她人保持一致。阿希实验就是研究人们会在多大程度上受到她人的影响,而违心地进行明显错误的判断。典型的实验材料是18套卡片,每套两张,一张画有标准线段,另一张画有比较线段。被试7人一组,其中6人是实验助手(即假被试),第6人是真正的被试。被试的任务是在每呈现一套卡片时,判断a、b、c三条线段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实验开始前几次判断,大家都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从第7次开始,假被试(助手)故意作出错误的选择,实验者开始观察其被试的选择是独立还是从众。面对这一实验情境,真被试在作出反应前需要考虑以下三个问题:是自己的眼睛有问题,还是别人的眼睛有问题?是相信多数人的判断,还是相信自己的判断?在确信多数人的判断是错误时,能否坚持自己的独立性?阿希从1951年开始,1956、1958年又多次重复这项实验,结果发现:·大约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 ·约有15%的被试平均作了总数四分之三次的从众行为; ·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三分之一的从众行为。2、服从实验  心理学家米尔格尔姆(,1963)所做的服从实验,是其一系列有影响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中最有影响的一个研究。 实验的被试是经过广告招聘来的40名职业不同的男性,。实验主试告诉被试,实验是为了研究惩罚对学生学习的影响。实验时,两人一组,一人当学生,一人当老师,师生角色由抽签决定。教师的任务是朗读配正确关联词让学生记忆,然后教师呈现某个词时,学生在四个备选中选择其中之一。如果选错,教师就按电钮给学生施以电击作为惩罚。电击强度从15伏到450伏,分30个按钮,电钮下方对应标明“弱电击”、“中等电击”、“特强电击”、“剧烈电击”、“极剧烈电击”、“危险电击”,最后两个用“××”标记。 由于事先的安排,实际上每组只有一个是真的被试,另一个是实验者的助手,即假被试。抽签结果,真被试总是当教师,假被试总是当学生。另外,这些电击也是假的,但为了使作为“教师”的真被试深信不疑,实验前,首先让其接受一次强度为45伏的真电击,作为惩罚学生的体验。结果“教师”感觉虽然45伏电击微弱,但已感到难受。 实验开始,“教师”和“学生”分在两个房间,被墙隔开,相互看不见,能够用电讯传声的方式联系。然后在“学生”的胳膊上绑上电极,这是为了在学生发生错误选择时,可由教师施以电击惩罚。而且实验者把“学生”用带子捆在椅上,向“教师”解释说是为防止她逃走。在实验开始时,“学生”故意出错,教师给予电击,当学生多次出错,教师电击的电压升到75伏时,有人开始呻吟。随着“学生”错误不断,“教师”电击的电压值不断升高,而“学生”则叫喊怒骂,哀求讨饶,踢打墙壁,最后停止叫喊,似乎已昏厥,这些声音只是放录音而已,而教师并不清楚。作为被试的“教师”不忍心继续做下去,问主试怎么办?实验主试严厉督促“教师”坚持做下去,并表示一切后果由实验主试承担,与“教师”无关。这时,充当“教师”的被试既要执行实验主试的惩罚命令,又要承受被惩罚者“学生”反抗的压力,内心冲突很厉害,出现了出汗、颤抖等现象,但即使如此,仍有65%的被试服从了命令,直到给予答错的“学生”电击高达450伏。另有35%的被试,作了种种反抗,拒绝执行命令,她们认为这样做太伤天害理。实验结束后,实验主试公开了真实情况和实验目的,以消除被试“教师”的紧张、焦虑和内疚。3、竞争实验  心理学家多伊奇等人(Deutsch,1960)曾做过一个经典的

趣味心理学实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156 KB
  • 时间2020-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