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细节循序渐进二(5)班王亦真、郑亦好家长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她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成功的家教造就成功的孩子,失败的家教造就失败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讲,家庭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着不少困惑,做为家长的我们也在不断地总结和修正。下面我来谈谈家庭中的一些教育理念和心得。一、培养良好习惯,奠定孩子成长的基石。习惯对于我们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品德,暴露出我们的本性,左右着我们的成败。习惯包括学习、生活等方面,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改变,不好的习惯使学习效率低下,影响生活质量,与人关系不和谐。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因此要教育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孩子学习的保证。比如:早上自己叠被条,饭前便后要洗手,要按时睡觉、按时起床、自己整理书包等等,从具体的小事培养孩子有条不紊、有始有终地做事情。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会促使她们提高自主学习的效率,对她们自觉主动地学习产生良性的诱导。当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家长要有耐心,要有“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生活习惯养成了,学习习惯也会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一般情况下,学习习惯不良的孩子,其日常生活也往往杂乱无章。如果只注重学习而忽略了生活习惯的培养,犹如一条腿走路是走不远的。其次要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习惯。家长不要一直在孩子身边陪着孩子学习,这样不利于孩子独立思考,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遇到困难不能自己想办法解决。在对待小孩学习的问题上,我们一贯主张:放学后先完成作业,遇到难题先自己想,做完作业后自己检查纠正,家长不再行使检查、提醒的职能。孩子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的答案会记得比较牢,也利于孩子的发散思维。独立学习的习惯只要养成了,以后的教育就可以事半功倍了。二、培养独立意识,克服孩子依赖思想。孩子一天天长大,但无论怎样长他们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我们总认为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处处都需要我们的辅助。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症结是我们会不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大概我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好像一夜之间孩子就会做些我们从没特意教过他的事情,我们会惊讶:他怎么学会的?这就是孩子,只要我们肯撒手让他迈出第一步,他们会给我们一个大大的惊喜!可能有时候我们会认为让他们做还不如自己做来得轻松,但孩子一次做不好会有两次、三次,总有一天会做好!如果不让他去做,恐怕将永远做不好。我们在家时尽量让孩子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等,培养她们的责任感。现代社会交际能力也很重要,我们一是鼓励孩子单独走出去找朋友和他人交往;二是传授孩子一些交往的技巧。三、关注孩子的成长,多与孩子沟通。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家庭不和睦,对孩子的伤害往往大于大人,会使孩子失去安全感,容易形成不良性情和心理,缺少责任感和爱心,良好的家庭环境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
家教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