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独坐敬亭山.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独坐敬亭山》之细读稿乐平市涌山中心小学汪晓飞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独坐敬亭山》“它(莱茵河)往哪儿去?它想干什么?它似乎对未来确信无疑……什么也阻挡不了它滚滚向前。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下雨还是出太阳,家里高高兴兴的还是凄凄惶惶的,它总是在流淌,使人不能感到,它对一切都不在意似的,它从没有过烦恼,只是为自身的气势而怡然算得。能像它那样,越过草原,穿过柳枝,在闪亮的小石子和沙砾上淌过,无忧无虑,自由自在,那是多么快活啊!”——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人类的情感大概是相通的,不管时间,空间上的区别如何,叩问自然,享受自然是相同的。山川树木无法给予答案,但是人的思想却常借助这些静止的,跳跃的生命表现得淋漓尽致。《独坐敬亭山》便是这样一首诗。初读时只觉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独自在山林中静坐,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或许他什么也没想,他的眼睛注视着这灵动的空间,竟不知时间在消逝,鸟儿们也飞走了。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一个人还坐在那儿,与敬亭山相视。彼此不感到满足。可是当你知道那个静坐的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李白,你就再也不会认为他只是在享受自然的静谧了。这首诗作于753年秋,是李白离开长安后,经过了长达十年的漫游,来到宣城时所写。长期漂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增添孤寂之感,然而他那傲岸倔强的性格仍一如既往。而再读这首诗,他深深的孤独便透过这短短的二十个字表现得一览无余了。“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众鸟群飞,鸣声婉转,乃是热闹场面,飞走之后只留下空寂,林中本宁静,现在连鸟儿也已远走,就更加宁静了,天上飘浮的孤云随着风儿飘逝,走得悄无声息,这些景象不正像李白周围不理解他的人吗?况且在谄媚的人群中,他的狂傲不羁是多么让人不能容忍。而这就是李白。“自古圣贤皆寂寞,何况我辈孤且直”。李白注定是寂寞的,只有敬亭山像知音一样久久注视着他。

独坐敬亭山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0-03-2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