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鱼游到了纸上》是人教版第八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作者在西湖玉泉看鱼时,发现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经过多次观察,作者不仅发现他所画的鱼活灵活现,还发现了他是一位聋哑人,学画非常刻苦。文章以青年人“特别”的举止为线索,随着“我”对他认识的不断深入,一位勤奋专注、画技高超的残疾人形象跃然纸上,作者对这位青年的敬佩之情也越来越浓。 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义深刻,很有启发性,令人回味无穷。教学本组课文,单元的训练重点主要有两个:一、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启示;二、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单元导语中明确提出:“留心人物外貌、动作等方面的描写,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获得的启示。”因此教学本课的目的,一是立足重点段落,抓住人物行为表现体会人物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二是多层次、多角度地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四年级学生初步具备了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能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但是对作者是采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把某个意思有顺序、具体地表达出来的关注不够。读懂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对学生来说难度不大,比较有难度的是体会观鱼、画鱼两段话中,作者抓住青年行为特点细致观察,展开具体描写的方法。因此,指导学生在多读、读好的基础上,采用片段引入,群文阅读的方法,反三归一,帮助学生既感悟文本意蕴,又领悟表达方法。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认识4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理解“聋哑、一丝不苟、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融为一体”等重点词语。 2. 理清文章层次,概括结构段的意思。 3.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了解画鱼青年的特点,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游到了心里”的关系。 二、教学准备 1. 学习准备:自读课文,圈画出生字新词,读准字音 2. 教学准备:PPT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读题质疑 1. 板书课题:鱼游到了纸上 2. 齐读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 (二)通读课文,学习字词 1.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读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易错的字音和字形。 (1)生字、词语认读 (2)指导书写生字 学生找出认为难写的生字,相互提示书写时要注意的问题,教师带领学生一起书写。 (3)学习重点词语: ① 认读词语 ② 先说词语中加点字的意思,再理解词语 (三)指导初读,理清层次 1. 认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描写的是哪个人物,写了他的什么事? 2. 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理清课文的记叙层次:按照“观鱼、画鱼、交谈”把课文划分为三个结构段。 3. 按照结构段,指名朗读课文,练习概括段落大意。 (四)把握内容,初识青年 1. 指导学生把结构段的大意串联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2. 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自己对青年的初步印象。 (五)回归文题,初步释疑 1. 联系入课环节学生对课题的质疑,帮助学生梳理问题。 2. 略读课文,找一找“鱼游到了纸上”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圈画相关语句。 3. 想一想:“游到了心里”是什么意思?“游到心里”和“游到纸上”是什么关系。 (六)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参赛课) 一、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叙事的节奏和情感的变化。 2. 留
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