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08汉语言文学(师范)2周海燕200842306244一、心理的材料与来源与文学一致。将心理生活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的,这是精神分析所依据的基本前提。“意识”是人类状态的最高形式,是人的心理因素世界中的“首脑”,它统治着整个精神世界,使之动作协调。它是现实生活材料在脑中形成的印象以及对现实生活作出的判断及评价,形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与理解。而文学创作的一个最表层的来源就是现实生活,离开现实生活,作家就不可能写出作品,因为无从下笔。如张爱玲的文章离开不了满清遗老遗少的影子和三四十年代中女性结婚员千疮百孔的情感世界,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是张爱玲只能以当时的时代背景来写小说,却不可能写出现代都市化,科技高速发达的人们生活状况。“前意识”,是属于意识的观念和思想,因与现实的生活无关,被排除出意识,而留在意识附近,可以较快、较易地进入意识领域内。在意识和前意识以外,即是“潜意识”,是人类精神中占据最大量,最原始的部分。而与潜意识相对应的“本我”,是遗传下来的动物性本能,是一种原始动力机制,其目标是毫不掩饰地满足生物欲望,内部充满了非理性、反社会和破坏性的冲动,是潜意识结构部分,是所有本能的承载体,他与生俱来,是最原始的及部分,遵循着快乐的原则。“潜意识”中非理性、反社会和破坏性的冲动是为社会所不容的,比如说男性潜意识中的俄狄浦斯情节,女性的恋父情结,不劳而获,夺取他人的劳动成果,占有世界上最漂亮美丽的配偶,获得这个世界最多的财富,攻击他人等等,这些都是不被社会所容,不符合社会规则,是要受到谴责的,甚至受到惩罚。而人的保护自我的本能,为了让自己适应这个社会,在“自我”和“超我”的监督之下,压抑人的“本我”,压抑人的兽性。文学创作过程中,作家必定有他自己所要表达的愿望,男性作家的情感世界必定是希望有众多的美女围绕着他,以他为中心,被他征服;而女性作家大部分都是希望有多金帅气成熟稳重等等的几位男人对她爱得死去活来。这些都是人本能性希望,但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们只能将这种情感写进他们的作品中,如古龙的作品,明晓溪的《泡沫之夏》等。这是其一。其二,在作家创作过程中,有一些思想是为身边的环境所不容,他必须借作品的情节、人物表述出来。如《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描述一个封建贵族的由兴盛到衰落的过程中发生的事情。这是我们表面上所获得的内容。但只要我们更深一层分析,会发现其总作者对封建科举制度的批评,对封建大家族腐败的揭露,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的封建制度的不满。这些是作者不能自己亲口说出来,只能借作品来表达。总的来说,心理的材料和来源有三种,一是近期身边所发生的材料,二是幼儿期材料,三是自己躯体来源,而文学的来源也大致如此。近期的生活环境必定是意识的组成部分,也会是写作的触点,如韩寒对时事的抨击等;而童年的经验也会在人脑中形成不可忽视的影响,它是潜意识中影响人的活动,相对的作品,也可看出童年在他的作品留下的痕迹,如张爱玲对对苍凉手势的描写,无不体现她童年时期没落的家族在她心中形成的印象,躯体来源,一个人身体有某种问题也会造成他对心理上的问题或阴影,而对于作家,性的苦闷或恋爱的甜蜜,都会促进他写作的高峰期,如张爱玲与胡兰成恋爱是她写作的高峰。二、梦和写作同样具有象征作用和真实的情感梦的工作是从梦中抽取若干说过的或

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看心理学与文学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