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永葆党的先进性的必然要求,也是促进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实现“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现实要求;发展是第一要务,干部是第一资源,作风是第一保障,执行力是干部的硬功夫和作风建设的硬任务,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作风建设,扎实推进公司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目的: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提高干部执行力,进一步转变干部作风,加强了机关效能建设,树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办事效率,提升精益管理水平,促进各项经济、指标和工作任务全面落实,为公司发展上新台阶提供坚强保障。范围:1、领导班子的执行力情况;2、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情况。组织领导:监审部牵头、各相关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监审部。监察内容、步骤及时间安排:一、管理制度的建设情况(经营决策、组织结构);(时间安排:4月20日-5月31日)二、明确的目标管理(全员参与、层层分解、动机控制、充分授权、注重结果);(时间安排:6月1日-7月31日)三、下达计划的完成情况(月度计划、年度计划、目标完成);(时间安排:8月1日-9月20日)四、奖励机制的落实情况(参与激励、分层次激励、公平机制、奖惩并用、精神或物质激励、个性化激励);(时间安排:9月20日-10月20日)五、监督及整改落实情况。(时间安排:10月20日-12月20日)工作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效能意识。深入研究探讨,拓展工作领域。总结经验教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中层干部作风建设提高管理执行能力一、中层干部职责及执行力等相关概念(一)中层干部的职责:中层干部是一种岗位,居于领导与职工之间,其职责是将上级的要求、指示及意图贯彻落实到本科室的工作中,通过自己的组织协调将上级的精神转化为本科室人员的具体行动,起着情况上通下达,工作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担着将目标任务和领导决策具体落实、执行到位的责任;其职能突出地体现在具体管理和具2体执行上,是具体领导而非原则领导;是现场管理和指挥而非“传声筒”;是以身作则带头工作而非只督战不参战,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二)所谓执行力:就是把计划、方案变成现实操作的能力,它不是单一的素质,而是多种素质、能力结合的表现。中层干部的执行力是一个单位管理执行力最重要的一环,它是将单位领导的执行与基层的执行联结起来的纽带。要全方位提升一个单位的执行力,除了有好的决策班子、好的发展战略、好的管理体系外,更重要的是要有中层领导的执行力。一旦这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组织的执行力就会出现薄弱环节和裂缝,执行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计划、目标就难以实现,任务就难以完成,制度就难以落实,效率就会低下,发展就会缓慢。由此可见,执行见高低,执行论输赢,执行定成败。执行不力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与中层领导的作风有关。二、充分认识中层干部自身的地位和作用(一)中层干部的地位:中层干部是各科室的负责人,是中层执行者,是联结本所党政班子和普通职工的纽带,是每一个科室的中坚力量,其自身角色定位准确,行为正常,执行力强;其自身角色定位不准,角色错位,职责不清,执行力就下降。(二)中层干部在管理执行中起着关键作用1、中层干部是领导决策的建议者与参与者,起着参谋助手和策略建议的作用。领导作出正确的决策离不开中层干部提供的正确信息、建议
加强中层干部作风建设,提高管理执行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