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培训心得体会——潜移默化感恩教育每年的暑期师德培训都会让我对教师这一职业的认识有所提高,对“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今年的培训,让我感受最为深刻的就是“感恩教育”。身为教师,我们都感觉现在的学生一级比一级难带,一级比一级吃力。而难带、吃力并不是他们脑袋瓜笨,接受力不强,而是不懂事,难管理。做错事老师批评不得,这种“顺毛摸”的学生很普遍,动不动就威胁家长老师要离家出走;袖子带黑纱作假编造爷爷去世而逃学;同学之间稍有摩擦,就动刀子打群架;在老师办公室上厕所;给老师的喝水杯里放泻药;更有甚者,在家里和妈妈争吵几句,就来到学校跳楼自杀。还有那位“孽子”认为自己的一切错误和不如意都是父母和老师造成的,逼迫得父母有家不能回。还有这样一位“孝子”,高考期间,母亲在炎炎烈日下等候,那种担心、期待与渴望可想而知,然而她怎能想到,她为其付出一切的儿子在考试结束后撕毁书本,满大街追着她又打又骂!在我们身边,又有多少家庭中父亲与儿子,爷爷与孙子之间身份颠倒,全家人围绕着一个个少爷公主团团转……这种种现象让人触目惊心!这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普遍问题。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感恩意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心中缺乏感恩意识呢?对学生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结合,因此要从这三个层面找问题的症结。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一、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素质教育尚未“深入人心”,家长的期望有待调整;二、家长的娇宠溺爱,中学生的自我中心,造就了一代天生的索取者,缺乏责任感;三、中国社会的差序格局造成中学生的他人意识、社会意识淡薄。针对这些问题,学校需积极贯彻落实“感恩教育”,教师自身言传身教,学生自己亲身践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共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感恩教育的氛围。那么,作为教师的我们,又如何言传身教呢?首先,要树立学生全面发展观。不能只追求高分。我们充满热情,但一定要明确方向。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培养和发展他们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要领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其次,与全面发展观相辅相成的就是评价体系的改变。不能只一味的以分数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不能只爱高分生而冷漠学困生。要全面地,全方位地,开放地评价学生。要把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评价要客观,公正,不要带有个
师德培训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