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牛奶涨价对不同阶层人的影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其中88%是由食品价格引起的。%,创11年以来的月度新高。其中食品类占到八成以上,今年一季度,%,%。在此,我想就牛奶价格上涨问题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这次牛奶价格的上涨是全国性的,很多品牌的牛奶都在上涨,主要原因是原奶、油料等各种原辅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导致的。其中由于鲜原奶价格过去一直走低,奶牛养殖户的积极性不高,这就直接导致了其供应不足,鲜原奶收购成本持续上升。即而使得产品的生产成本、运输成本大幅提高,因此造成牛奶价格大幅上涨。当然,这次较大幅度的涨价对不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影响。根据地域经济发展差距,人们的收入差距是非常大的,而对牛奶的消费量主要取决于牛奶价格、收入以及其他消费品的价格,即X1=X1(P1,P2,m)。很容易知道牛奶是一种正常商品,它的需求收入弹性始终大于零,只是对于不同阶层的人来说数值大小可能不一。我们可以假设人们对牛奶的嗜好是一样的,即拥有相同的效用函数,因为人们对牛奶和其他消费品的偏好大致是一样的。我们用q来代表消费者每月消费牛奶的数量,p为价格,而将c定义为购买牛奶后剩余的货币,单位为1。则预算线方程为:c+pq=m我们可作图看到,不同人群面对的都是斜率为-p的预算线,A、B、C分别代表低、中、高收入人群在牛奶涨价前的消费束,由于根据假设效用函数一样,所以我们相当于在画收入提供曲线,在价格不变时,收入增加,消费量也增加,符合正常品的情况。在牛奶价格上涨为P’后,各收入人群的预算线斜率都相应变为-p'。在价格上涨后,新的消费分别变为A'、B'、C',牛奶的消费量都有所下降,但程度不同,这是必然的。Δq=Δqs+Δqn,在此公式中,牛奶作为正常品价格上升,牛奶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均为负,所以消费量减少。但对于q=q(p,m),Δp相同,m不同,Δq必然不同。对于足够富有的人,他们对牛奶的消费更接近于餍足,他们更可以把牛奶当作必需品看待(引进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品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减少,既食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越小),富人对牛奶涨价的反应程度没有低收入人群强烈,而对于收入十分低的人,我们可以考虑他们把牛奶当作为奢侈品。他们在食品价格上涨占到物价上涨八成之后,很可能会多购买吉芬商品,而面对需求收入弹性>1的奢侈品牛奶,他们的消费量会大大减少。在一项调查中,事实也表明:有少部分市民(相对来说是低收入人群)表示,牛奶价格上涨后,他们将少喝牛奶,但价格的上涨对于大多数市民(相对来说是中、高收入人群)来说还是能够承受的。某超市的一位促销员还告诉我们,由于奶价上涨,有不少消费者现在已经开始选择价位较低的纯牛奶了。就我的亲生体验来说,我就深刻体会到了牛奶价格的较大幅上涨,原来一箱蒙牛纯牛奶在大卖场是卖24块左右,还附赠两包牛奶,即十包500ml的牛奶才24元,;而如今,一箱同样的牛奶要卖到28元左右,而且还不附送,,%。当然我们作为大学生,生活在学校里,学校和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补贴,使我们这些恩格尔系数极其高的“穷人”
浅谈牛奶涨价对不同阶层人的影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