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三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四节物质组成的表示方法【教学目标】1、认识一些常见元素,会书写它们的名称与符号;2、了解原子序数(即质子数)1~20所对应的元素名称及元素符号3、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4、能说出化学式的含义;5、能依据物质组成、利用元素化合价书写常见物质的化学式;6、能根据化学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教学内容】一、元素1、元素的定义:具有相同核内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1)判断是否为同种元素的唯一标准: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否相同;(2)同种元素可能是不同种原子,相同质子数,不同中子数的原子仍然是相同元素,被称为同位素;如:作为相对原子质量基准的碳原子是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6的原子,而在考古学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另一原子中,质子数为6,中子数为8,同样也属于碳元素。同种元素主要包括三种情况:。(3)元素是一种总称,是集体名词,因此只论种类,不讲个数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绝对不能说水是由一个氧元素和两个氢元素组成的。(4)不同元素的原子肯定不同,相同元素的原子可能不同。自然界中发现的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的元素有20余种。2、元素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1)表示方法:国际上统一采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有时附加一个小写的字母。如果要表示离子的话,只要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注所带的电荷数目及电性,如果电荷数为1时,则数字1省略,只标明电性即可。如:Na+;Cu2+;(2)元素符号的意义:宏观上表示一种物质,微观上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如:H表示氢元素,及一个氢原子;不过,如果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或者单个元素符号就能表示该物质的话,宏观上又能表示该物质如:Fe表示铁元素、铁单质微观上表示一个铁原子;S表示硫元素、硫单质一个硫原子。注意:若元素符号前面加数字,则只表示微观上原子的个数如:3Fe就只能表示3个铁原子。(3):汉字用“钅”旁表示(汞除外),如铁元素;:通常非金属有三种状态,“气”字头的表示是气态非金属,如氧元素;有“氵”旁的是液态非金属,如溴元素;有“石”字旁的表示固态非金属元素,如硫元素。3、元素周期表(1)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等于核电荷数)科学的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就是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上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别,我们可以看到,金属集中在左下方,而非金属集中在右上方;(3)编排结构。元素周期表中共有7个横行,每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18个纵行,每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因此全周期表中有7个周期,18个纵行,16个族;(4)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在元素周期表中位置越靠近的元素化学性质就越相似,可以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寻找新物质。二、纯净物的分类单质(elementary):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pound):有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oxide):有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由金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称为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铁);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称为是非金属氧化物(如:二
物质构成的奥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