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观摩课听课心得.doc小学科学观摩课听课心得榜山中心姚淑女今天到漳州实验小学听小学科学观摩课。教者是平和县山格中心小学的黄冰心老师。黄老师教的是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昼夜交替现象》。黄老师在教材分析、学情分析、设计意图和教学目标几方面都做了详细的分析,还准备了即时贴,大、小地球仪、手电筒、小组记录表、课件等等。整堂课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借助小地球仪和手电筒,在转动地球仪的过程中能表述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学生经历了猜测一一模拟实验一一得出结论。整堂课,老师说的少,学生动手操作的多,最后师生共同得出结论。我认为是一节比较成功的科学课。但后来武汉教研室的甘金海老师在评论中说了两点缺陷:第一:局限于教科书上的四个观点,没有做到学情分析里面讲的:“让学生发挥最大的想象力,提出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多种假说,并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通过这样一个过程,虽然最后还没有找到正确的解释,但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明白了科学需要通过亲身经历探究过程,从而产生深刻的科学价值。”第二:《昼夜交替现象》是这单元的起始课,可以不急着下定论。听了黄老师的《昼夜交替现象》一课,我觉得黄老师已经很用心了,也准备得很充分了,感到学生能上到这样的科学课,已经很是心满意足了。再听听专家的评论,才知道原来科学课的讲究还这么多。也勾起我平日里教学科学的种种难度。我想说说我的几点看法。第一:缺少相关的科学理论知识。实话实说,在小学很少有专职的科学科教师。因为我经常教六年级的数学,所以科学这一科自然而然就归我所管。在教学过程中,感到最大的困惑就是无从下手,不知道要教什么。因为教科书中的科学知识点很多我都是一知半解,教材里面的内容不是太专业太深奥,就是只提问题不给答案,没有一个思考的方向。在学校又缺少相关的教研培训,都无从学习与讨论。自己上网查找资料吧,因为我们教的是粤教版的,而大部分地区都使用科教版的,资源得不到共享。查到一份相关的资料,也是简单的教案。这使得自己在科学理论知识点这一关就存有缺陷。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自己在相关的科学知识这一方面都一知半解,哪有正确的方法教给学生?为了应付考试,我们只能复印一些我们自己认为有用的知识点,圈圈画画给学生死记硬背。可想而知这样的科学科教学是违背教育精神的。也灭杀了学生从小喜欢科学,猜测科学,讨论科学,追求科学的兴趣和精神。今天听了专家的点评,我感到很大的震撼,自己对科学知识的无知令我很惭愧,我希望在以后的科学课培训中能得到相关的科学知识的理论学习,给自己充充电,让自己更多的了解小学科学的相关知识,自己先有十分的把握,才能教会学生五成的收获。第二:缺少科学实验器材黄老师在开课中准备了很多的教具和学具。这一点大家心知肚明,开一节公开课是要花费很多老师的心血的。而在平时的科学课教学当中,要有这样充分的准备是很困难的,第一,我不是专职只教科学,我主要是教数学兼教科学、英语、美术等课,要如此尽职恐怕心有余而力不足。第二,学校的实验器材有限,有的课根本找不到器材。新课改之前,我教的是《自然》,那时候学生都有
小学科学观摩课听课心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