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辅仁高中高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考点默写必修三·思想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特定历史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怎样的局面[百家争鸣],其根源是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主要表现为[铁犁牛耕的出现]。其中,哪一家思想代表了平民百姓愿望[墨家],主要代表:[墨子],基本主张:[兼爱、非攻、尚贤]2、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即“爱人”,“爱”有无等级[有,等级有序],是维护哪个阶级利益的[奴隶主阶级],墨家强调“兼爱”,其“爱”有无等级[无等级,普遍的爱]。3、提出“顺应自然,无为而治”主张的是哪个学派[道家],其创立者[老子],他还提出世界万物的本源是[“道”];到北宋二程时期,他们提出宇宙万物的本原是[天理];谁又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陆九渊];明清时期,谁又提出“世界是物质的”[王夫之]4、孔子的人性论观点:[性相近],通过[教育]使人向善;孟子的人性论观点:[性本善],用[仁政]来回复或扩充人的善性;荀子的人性论观点:[性本恶],强调[礼乐规范]使人向善。5、孔、孟、荀的民本主张分别是什么[孔子:以德治民;孟子:民贵君轻;荀子:君舟民水];明清时期,黄宗羲发展民本思想,提出什么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6、西汉时期,董仲舒吸收哪些主要学派的思想,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其思想受到统治者推崇的主要原因是适应了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需要,★其儒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为了加强君主专制,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提出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三纲五常”]7、西汉官方最高学府:[太学],学府教材:[儒家经典“五经”],学府子弟经[考试]合格后可到政府任官,大大提高儒学地位,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但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学思想为什么没有被统治者重视:[不适应当时兼并、争霸的需要],当时统治者主要采纳哪个学派主张[法家],代表人[韩非子],其主要主张:[以法治国、君主专制]。8、两宋理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基本主张:北宋时期—程颐、程颢:①“万物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物;②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③格物致知,向外求“理”;南宋时期—[朱熹]:①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②存[天理],灭[人欲];③格物致知9、南宋以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四书章句集注》],南宋以后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理学]10、谁提出“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陆九渊],其认识论主张: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谁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王阳明],其认识论主张:[“致良知”和“知行合一”]11、指出下列主要思想是由谁提出的或与谁的观点基本一致:良知是存在于心中的天理[王阳明];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黄宗羲];吃饭穿衣就是“人伦物理”[李贽];主张“清静无为,知足寡欲”[老子];主张“经世致用”,解决国计民生问题[顾炎武];认为主观的认识是由客观对象引起[王夫子];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李贽];格物致知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朱熹];“三
历史必修三·思想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