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山雨》教学反思 2.docx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山雨》教学反思_2《山雨》教学反思王韬课文结尾写雨后山林时有这样一个句子“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我在板书“雨后山林”后写上了“寂静”,原本自己也没觉察到有什么不对,这时一学生忽然叫起来“写错了,应该是‘幽静’”,于是,有了下面一段对话: 师:你们认为“幽静”好还是“寂静”好? 生:(齐声):幽静好师:(幽默地):你们认为大作家用的词就是比老师好,是吗? 生(大笑):不是师(满脸疑惑):那是为什么? 生甲:寂静和幽静虽然都是静,但寂静给人的感觉是死气沉沉的,没有生机,没有美感,幽静就没有这样的感觉。生乙:幽静除了静,更是突出了一个“幽”字,写出了雨后山林的清幽,让人感觉幽雅深远,并能产生很多联想。生丙:雨后的山林中有鸟儿啼啭,雨水嘀嗒,是富有生气的,只是没有人声喧哗和嘈杂而已,用“寂静”不恰当。生丁:幽静也反映了作者的一种心境,不是寂寞孤独,而是来到山林,暂时远离了尘世的纷扰,心里感到平和沉静。以上是本课教学中的一个片断,原来的设计中并没有这个环节,从学生的发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对“幽静”一词的理解已经超出了词义本身,这是课堂教学极富生成性的体现。教师善于抓住课堂及时生成并与课堂事先预设有机融合,就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在课堂上获得全方位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也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师生都能感觉到生命活力的涌动。这种在预设的基础上关注生成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机与活力。这也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山雨》教学反思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iang1982071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3-2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