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老师好》观看心得体会.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老师好》观看心得体会上个周末看了一部电影——《老师好》。电影成功的刻画了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形象。但引发我思考的则是教育本身。教师是教育的载体,教育是教师的核心。从个人层面,教育为一个人的人生提供了另一种可能。在电影中,如果没有苗老师的介入,洛小乙很可能就会成为一名社会中的混混。是老师和教育,为洛小乙提供了人生的另一种选择。从古代开始,我国就不乏通过教育改变人生的例子。囊萤映雪,凿壁偷光,这些都是中国人从小就耳熟能详的典故。到了现代,教育更是改变了无数中家中非常贫困,父亲孙玉厚辛苦的支撑着这个家,家中上有瘫痪在床的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外孙和外孙女,但他依然顶着巨大的压力让孙少平和孙兰香去接受教育,即便是中途辍学的孙少安也接受了小学教育。正是这种教育经历,才让孙家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能够抓住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有人说过,孙少平兄妹三人是大树,孙玉厚就是大树下面的土,而教育则是阳光。如果把视野拉高,站在国家的层面来审视教育的话,则不难发现教育从某种程度来说可以认为是国家进步的一股内驱力。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国民经济遭到极大的破坏。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遍地文盲,不仅造不出火柴、钉子这种最简单的工业产品,甚至连钢铁这种工业原料,在1950年全年也仅有屈屈的61万吨,还不如津西钢铁XX年9月份一个月的钢产量。就是在这种烂摊子下,我党埋头苦干建设国家,发展工业重视教育,通过开设扫盲班和夜校的方式提高了全。并持续几十年的加大教育投入,终于为国家复兴积累了大量的人才。将视线投向西方,在普鲁士和苏联崛起的背后,无不矗立着国民教育这根支柱。教育的本质是传承

《老师好》观看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ogthpsa
  • 文件大小16 KB
  • 时间202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