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从天圆地方看宇宙-赵复垣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吗(上)-何香涛宇宙是从大爆炸中诞生的吗(下)-何香涛飞向月球-欧阳自远秋夜看火星-李元神奇的火山-刘嘉麒大地震-张少泉暴雨-倪允琪海岸海洋-王颖海啸-张少泉跨越两极(上)-位梦华跨越两极(下)-位梦华地心之旅-张少泉人类怎样认识宇宙-赵君亮望远镜里的宇宙-李元宇宙将走向哪里-李竞银河系-杜升云太阳风暴-何香涛移民火星-卞毓麟太阳系中的怪异成员—彗星-崔振华另外一个“地球”-何香涛寻找地外生命-南仁东寻找“丢失”的行星-赵君亮小行星会撞地球吗-李竞星座传说-杜升云通古斯事件之谜-李竞从天圆地方看宇宙-赵复垣央视国际2004年11月25日14:57主讲人简介:赵复垣: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副研究员。内容简介:天文学是最古老的自然科学学科之一。人类正确认识宇宙以及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这一过程与历史上许多著名学者的辛勤劳动——细致的观测和深入的理论研究——是密切不可分的。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已提出了“地心说”,即认为地球位于宇宙的中心。同时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就已提出了朴素的“日心说”。1584年,意大利人布鲁诺明确提出宇宙是无限的,恒星都是遥远的太阳,太阳只是无数个恒星中的普通一员。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赖特指出,银河和所有观测到的恒星构成一个巨大的扁平状天体系统,由于太阳连同地球位于这一系统的内部,从不同方向观测才看到了银河和离散分布的点点繁星。1785年,英籍德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耳建立了第一个银河系模型。1917年,美国天文学家沙普利通过对银河系内天体分布的分析,确认太阳并不位于银河系的中心,而是处于相对说来比较靠近银河系边缘的地方,从而纠正了赫歇耳银河系模型的错误。这样,太阳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从居于银河系中心的特殊恒星,降为银河系中一颗毫无特殊地位可言的普通恒星,地球在宇宙中的地位也就更无特殊性可言了。地球不是上帝刻意安排的,人类自然也不是上帝创造的。但是宇宙的未来将走向哪里呢?爱因斯坦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先后发表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说的是在一个大质量物体的周围,它的时间和空间都要发生弯曲。在上个世纪初的时候,有一支日食观测队就在非洲去观测了一次日全食。他们就真的拍下了当时在日全食发生的时候,太阳附近恒星的位置,就拍下来这个照片。后来拿回来进行了仔细地计算以后就发现,这个恒星的位置真的是发生了变化,而且发生变化量跟广义相对论预言的那个变化量是非常一致的,完全在误差范围里面。那么这样就通过这次日全食的观测,广义相对论第一次得到了验证。我们看到,假如太阳的质量不是现在这样大,如果它的质量大到了一定的程度,那么这个光就会折回来,这样大质量物体就变成了黑洞。于是有了宇宙膨胀学说,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表明,宇宙现在正在膨胀中,而且不仅是膨胀,而且膨胀还在加速,可是最终会不会有一天膨胀加速它减慢下来,由于万有引力的存在,宇宙又会不会向一个中心去坍塌呢?人类演出了光辉灿烂的文明史,并最终正确地认识了宇宙的概貌。但是人类关于宇宙未来的探索还将继续。(全文)我们这一讲的题目是《从天圆地方看宇宙》。我们知道,我们人类是有智慧的高等生物。既然我们有智慧,我们要经常思考一些问题。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我们所处的这个宇宙,它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它是从何而来的?它将来又会怎么样?这是我们人类经常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比如说在我们中国,在远古的时候就有“盘古开天地”的说法。那么在西方,当然大家知道,就有“上帝创造世界”的说法。这些实际上都是我们人类关于我们这个宇宙的一些看法,说到底也就是一个宇宙观的问题。在我们中国的古代汉语里边,最早出现宇宙的这个说法的,应该是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当时有一位大学者,他的名字叫尸佼,他生活在大约公元前400年到公元前300年之间。他就说“上下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这里边尸佼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空间和时间的概念。我们知道,这是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古代的学者就已经有了非常明确的空间和时间的概念。那么到了公元100年左右的东汉时代,当时伟大的科学家张衡又进一步把宇和宙这两个字联到一起,最早提出了宇宙这个说法。张衡说“过此而往者,未知或知也。未知或知者,宇宙之谓也。”那么宇宙这个词,最早就出现在张衡的书里面,“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大家看他最后这两句话,就非常明确地提出了空间和时间是无限的观念。这个在我们东汉时代就有了。那么宇宙在时间和空间上是无限的,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哲学命题。我们都读过非常有名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其中有一回,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故事,就是“刘玄德三顾茅庐”,这个书里写到,当刘备去造访诸葛亮的时候,遇到了一个农夫,这个农夫就在唱一首歌,其中有两句歌词就说到,“苍天如圆盖,大地似棋局”,
动物与环境【百家讲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