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写作背景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1926年9月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 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这其中就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锁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五篇散文。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7年出版。1、《朝花夕拾》,原题叫(),是本()集,共()篇。《旧事重提》回忆性散文集2、书中包括十篇散文:《狗·猫·鼠》、《阿长和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10这十篇散文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前七篇写作者童年时代在故乡绍兴的见闻和受教育的情景:《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后三篇写作者青年时代离开故乡绍兴到南京、日本求学,再回到故乡绍兴教书的经历:《琐记》《藤野先生》《范爱农》这十篇散文,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1)抨击正人君子的:《狗·猫·鼠》《无常》(2)控诉封建孝道虚伪残酷的:《二十四图》(3)批判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摧残的:《五猖会》、《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4)表现童年的乐趣,对大自然热爱,对知识追求,又有对封建教育批判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朝花夕拾》的分类(5)对庸医误人的愤慨,批判迷信,弘扬科学的:《父亲的病》(6)写家道衰落,饱受人冷眼。表现世态的炎凉,与封建主义决裂的是:《琐记》(7)追念师恩的是:《藤野先生》(8)怀念友人的是:《范爱农》二、简介《朝花夕拾》篇目主要内容和主题思想1、《狗•猫•鼠》——写童年仇猫的原因,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写猫的“媚态”和幸灾乐祸,折磨弱者的性格。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表达了对守旧势力的痛恨和对弱小者的同情。
朝花夕拾赏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