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⑴原子核所带电量数称为核电荷数,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的电量相等,但电性相反,因此原子不显电性。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⑵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普通的氢原子的原子核内无中子。⑶原子的种类是由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决定的。⑷原子核只占原子体积的很小一部分,原子内相对有一个很大的空间,电子在这个空间里作高速运动。⑴以一种碳原子(含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的碳原子)的质量的1/12(×10-27kg)作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就是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符号为Ar)。⑵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在SI单位制中单位为“1”(一般不写出)。原子的质量是原子的绝对质量,单位为克或千克。⑶电子的质量很小,只相当于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6,所以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每个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所以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1)注意:*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本质区别:质子数不同*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由O2、O3组成的混合物或金刚石与石墨的混合物)不可能是化合物。(2)地壳中含量前四位元素(质量分数):氧、硅、铝、铁。(3)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一般用“组成”,而分子用“构成”(4)一种元素区别于另一种元素的关键在于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或者说同种元素的原子的质子数一定相同,而中子数和电子数可能不同;(5)我们的平时所说的“补铁、补钙”指的是补元素。。(1)书写:①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①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字母要小写。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N表示的意义有:1:表示氮元素;2:表示一个氮原子。如果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系数,就只表示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不能表示该元素。如H既表示氢元素又能表示一个氢原子,而2H只能表示2个氢原子;3Fe表示3个铁原子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素原子区别是宏观概念,只表示种类,不表示个数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表示个数适用范围表示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表示物质的微观构成。如1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联系元素是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最小粒子金属元素:如Mg、Al,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非金属元素:如N、C,最外层电子数特点:≥4稀有气体元素:如He、Ne。最外层电子数特点:2或8(3)。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把现在已知的一百多种元素按原子序数(核电荷数)科学有序的排列起来,这样得到的表叫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①每—格:在元素周期表中,,均包括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内容。此外在周期表中,还用不同的颜色对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做了区分。②每一横行(即:周期):周期表每一横行叫做—个周期。共有7个横行,有7个周期。③每—纵行(即族):周期表的18个纵行中,除第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外,其余15个纵行,每

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unlai783
  • 文件大小109 KB
  • 时间2020-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