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怀念母亲.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怀念母亲》教学设计(第二课时)北海马寨小学李小玲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揣摩重点语句,感受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激情引入1、板书课题,回顾:母亲指谁?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过渡:提起季羡林,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他头上的光环。然而,当我们走近季羡林,会发现他心中有一个永久的悔。这悔,就从失去母亲开始——二、品失母之痛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感触最深的句子。2、品读重点句子:(1)“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大屏幕出示)a抓住“食不下咽、寝不安席”体会作者的伤心。B作者为什么如此痛苦?仅仅因为母亲的去世吗?C朗读体会。(2)“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大屏幕出示)A理解“我的愿望”、“终天之恨”。B真正让作者遗憾和痛恨的是什么?C补充资料(大屏幕出示),谈感受:我不忍想象母亲临终时思念爱子的情况,一想到,我就会心肝俱裂,眼泪盈眶。当我从北平赶回济南,又从济南赶回清平奔丧的时候,看到了母亲的棺材,看到那简陋的屋子,我真想一头撞死在棺材上,随母亲于地下。我后悔,我真后悔,我千不该万不该离开了母亲。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呆在母亲身边……D朗读体会。过渡:作者是那样怀念母亲,数十年如一日。24岁那年,作者离开祖国,来到德国一座孤寂的小城——哥廷根。然而地域的距离,并不能割断对母亲的怀念。相反,这怀念中又增添了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三、品思国之情1、默读3-4段,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两位母亲的怀念?画出有关句子,并写下自己的体会。2、品读重点句子(大屏幕出示):(1)“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频来入梦。我的祖国母亲。我是第一次离开她。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母亲也频来入梦。”A理解“频来入梦“。B作者不知道为什么,你知道两位母亲频来入梦的原因吗?C朗读体会。(2)“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地糊在心头。”(大屏幕出示)A凄凉是因为什么?为什么又会是甜蜜的?B想象说话:因为季老,所以觉得有点凄凉;但是,他想到,仿佛觉得,所以觉得这凄凉是甜蜜的。(大屏幕出示)C朗读体会。3、作者求学海外,对生身母亲、祖国母亲的怀念与日俱增。请几位同学串读这几则日记,再次体会这种深深的怀念之情。过渡:异国的生活让两位母亲频来入梦,而作者在下文却偏偏又要寻梦。梦境已如此之频,作者何故还要寻梦呢?四、感受梦中寻母,抒发情感1、自由读5-6自然段,看看作者寻的到底是什么?你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2、体会句子:“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影。”比较体会:“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幻出母亲的面庞。”(大屏幕出示)A朗读比较句子的异同。B想象:母亲的面影是怎样的?C朗读《寻梦》的开头与结尾,抒发情感。3、季羡林单是在寻找自己的生母吗?一个是生身母亲,一个是祖国母亲,在作者的心目中,同样伟大,地位同等重要。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证实吗?(齐读第一段)五、歌曲结束,升华情感季羡林在海外求学11年,一直没有停止过对祖国母亲的怀念。事实上,多少海外游子,虽然身在国外,但心中依然怀着一颗真挚的中国心。请欣赏张明敏的《

怀念母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飞扬的岁月
  • 文件大小32 KB
  • 时间2020-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