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理名词解释.docx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名词解释内皮: 衬在心脏、血管和淋巴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内皮。间皮:覆盖在胸膜, 腹膜和心包膜表面的单层扁平上皮称间皮。微绒毛: 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质伸出的许多细指状突起,其内含微丝。其功能是扩大细胞游离面的表面积, 有利于吸收。纤毛: 上皮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和细胞质伸出的许多细长突起。其内有纵行微管, 纤毛具有定向摆动的能力。连接复合体: 紧密连接, 中间连接, 桥粒。缝隙连接, 两种或两种以上连续同时存在时称连接复合体。基膜: 是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筛组织共同形成的薄膜。电镜下, 基膜分为两层, 靠近上皮的部分为基板。与结缔组织相接的部分为网版。二者分别由上皮细胞和结缔组织中成纤维细胞产生。基膜除有支持和连接作用外, 还是半透膜, 有利于上皮细胞与深部结缔组织进行物质交换。巨噬细胞:细胞形态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细胞表面常伸出为伪足,胞核小而圆,染色较深,胞质丰富,多为嗜酸性。电镜下, 细胞质内有很多溶酶体,吞饮小泡。吞噬体,微丝和微管等结构。巨噬细胞具有趋化性变形运动,吞噬,分泌功能,并参与免疫应答。成纤维细胞: 细胞形态不规则, 扁平多突起, 体积较大, 椭圆形, 着色浅, 核仁明显, 胞质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及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成纤维细胞能合成纤维和基质, 并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浆细胞:由B 淋巴细胞分化而成, 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 胞核圆形常偏于细胞一侧, 核异染色质附于核膜边缘, 呈车轮状排列, 核仁明显, 胞浆嗜碱性, 近胞核处有有一浅染区, 是中心体及高尔基复合体所在的部位。电镜下, 胞质内可见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丰富的游离核糖体及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浆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 抗体), 参与机体体液免疫。中性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的 50 %~70% 。细胞呈圆形,直径 10 ~12 μm ,胞核成杆状或分叶状, 一般 2 -5叶, 叶间以细丝相连,以2 ~3 叶核多见。胞质呈浅粉红色。含有细小的淡紫色和浅红色颗粒。电镜下, 颗粒分别是: 嗜天青颗粒, 内含过氧化物酶和其他水解酶, 是一种溶酶体: 特殊颗粒, 内含碱性磷酸酶、吞噬素和溶菌酶等。因此, 中性粒细胞对机体的保护防御具有重要作用。血小板:是从骨髓巨核细胞脱落下来的胞质小块, 呈双凸圆盘状。有完整的胞膜, 无细胞核。在血涂片上, 血小板形态不规则、常聚集成群, 细胞中央部有紫色颗粒, 称颗粒区: 周边部呈均质状浅蓝色, 称透明区。血小板在止血、凝血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正常值: 正常人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为( 100 -300 )× 10 9 /L。同源细胞群: 位于软骨组织中央,2 -8个软骨细胞成群分布, 并且由同一个软骨细胞增殖分裂而来。肌节:在骨骼肌纤维中。相邻两条 Z线之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每个肌节包括 1/2 I带+A带+1/2 I带,它是肌原纤维结构和功能的单位。闰盘: 相邻的心肌纤维相互连接形成闰盘。在一般染色的标本中着色较深, 呈横行或阶梯状粗线。电镜下, 在横向部分, 为中间连接和桥粒,起牢固的连接作用, 纵向部分, 为缝隙连接,能传递冲动, 使心肌产生同步收缩。三联体:横小管及两侧终池合成三联体。连续毛细血管: 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神经系统、胸腺和肺等处。其特点是内皮细胞借紧密连接形成一

生理名词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