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选修3知识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基因工程一、工具酶的发现和基因工程的诞生 1 、基因工程的概念(1 )广义的遗传工程:泛指把一种生物的遗传物质(细胞核、染色体脱氧核糖核酸等)移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中去,并使这种遗传物质所带的遗传信息在受体细胞中表达。(2 )基因工程: 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 使其产生我们需要的基因产物, 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 DNA 分子。由于基因工程是在 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因此又叫做 DNA 重组技术。(3 )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 DNA 是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 DNA 双螺旋结构的确立、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认定。 2 、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1 )“分子手术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 ①来源:主要是从原核生物中分离纯化出来的。②功能: 能够识别双链 DNA 分子的某种特定的核苷酸序列, 并能切割( 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因此具有专一性。例如: 某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识别的序列是 GAATTC, 能在 G 和A 之间切割 DNA , 如下图所示。③结果:能将 DNA 分子切割成许多不同的片段。备注: 不同 DNA 分子用同一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形成的黏性末端都相同;同一个 DNA 分子用不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切割,产生的黏性末端一般不相同。不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能获得一样的粘性末端(2 )“分子缝合针”—— DNA 连接酶①作用: 将具有末端碱基互补的 2 个 DNA 片段连接在一起( 缝合磷酸二酯键) 形成的 DN A 分子称为重组 DNA 分子。因此, DNA 连接酶具有缝合 DNA 片段的作用, 可以将外源基因和载体 DNA 连接在一起。(3)“分子运输车”——载体——质粒①载体具备的条件: 1 )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 2 )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 DNA 片段插入。 3 )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 DNA 的鉴定和选择。②最常用的载体——质粒: 质粒在细菌中以独立于拟核之外的方式存在, 是一种特殊的遗传物质, 并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双链环状 DNA 分子。最常用的质粒是大肠杆菌的质粒。③其它载体: 噬菌体的衍生物、动植物病毒二、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技术 1 、基因工程的基本原理是让人们感兴趣的基因(即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稳定和高效地表达。为了实现基因工程的母版, 通常要有多种工具酶、目的基因、载体和宿主细胞等基本要素, 并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操作: 目的基因的获得、重组 DNA 的形成、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宿主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基因表达。 2、目的基因的获得即获得我们所需要的基因,如人的胰岛素基因。(1) 目的基因:是指能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2) 获得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 ①目的基因的序列已知:用化学方法合成目的基因如胰岛素基因, 或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 )扩增目的基因。②目的基因的序列未知: 建立一个包括目的基因在内的基因文库, 从基因文库中找到目的基因 3 、形成重组 DNA 分子就是将目的基因与载体 DNA 连接在一起。通常是用相同的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切割目的基因和载体 DNA ( 如质粒), 就会在目的基因和载体 DNA 的两端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用 DN A 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载体 DNA 连接在一起, 形成重组 DNA 分子。 4 、将重组 DNA 分子导入受体细胞用适当的方法将形成的重组 DNA 分子转移到合适的受体细胞中。常用的受体细胞有大肠杆菌、枯草杆菌、酵母菌和动植物细胞等。如用质粒作载体, 宿主细胞应选择大肠杆菌, 用氯化钙处理大肠杆菌, 增加大肠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 使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进入大肠杆菌宿主细胞。 5 、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并不是所有细胞都接纳了重组 DNA 分子, 因此需要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采用选择性培养基筛选。 6 、目的基因的表达目的基因在宿主细胞中表达,能产生人们需要的功能物质。三:本章总结: 基因工程就是把一种生物的基因转入另一种生物体中, 使其产生我们需要的基因产物, 或者让它获得新的遗传性状。基因工程的核心是构建重组 DNA 分子。 DNA 是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 DNA 双螺旋结构的确立和遗传信息传递方式的认定是基因工程诞生的理论基础,而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DNA 连接酶和质粒载体的发现与应用,又为基因工程的创建提供了技术上的保障。基因工程的操作一步包括: 目的基因的获得、重组 DNA 的形成、重组 DNA 导入受体细胞(也称宿主细胞)、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核母妃基因表达。第二章克隆技术一、什么是克隆 1 、繁殖的方式: (1 )有性繁殖:经过异性生殖细胞的结合,产生合子,再由合子发育成下一代

选修3知识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分享精品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