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烷司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对术后恶心呕吐(PONV)的作用时效,以寻求一种比较理想的止吐药物及合适的剂量预防和减少PONV的发生。方法择期全麻手术120例,随机双盲分成对照组(A组n=30),恩丹西酮8mg组(B组n=30),托烷司琼加g(C组n=30)及托烷司琼5mg(D组n=30)o术毕观察给止吐药至第一次出现恶心呕吐的时间、各组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接受补救药物的病人数、恶心的严重程度、病人对止吐药的满意度、头晕头痛、椎体外系症状等不良反应。结果各组病人性别、体重、年龄、麻醉持续时间、术中生命体征等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各组发生恶心、呕吐和接受补救药物病人数,初次出现恶心的时间,恶心严重程度评分的比较中,托烷司琼均优于恩丹西酮,P〈。结论:①托烷司琼的镇吐效果优于恩丹西酮。②托烷司琼2mg不仅可以减少药物用量、增强抗吐时效、而且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是一种经济、有效、安全且值得推广应用的止吐方法。关键词托烷司琼全身麻醉术后恶心、呕吐术后恶心呕吐(PONV)是全麻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PONV导致伤口张力增加、静脉压增高,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误吸、窒息等合并症[1]。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化学结构与灭吐灵相似,最早用于化疗病人防止化疗药物引起的恶心呕吐,国外新近的研究发现它能预防PONV[2、3],但国内有关的研究十分有限,并未见类似的报道。本文以全麻手术患者为对象,研究不同剂量5-HT3受体拮抗剂托烷司琼对全麻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资料与方法择期全麻手术患者120例,ASA1-2级,随机双盲分成生理盐水对照组(A组),恩丹西酮组(B组),托烷司琼2mg组(C组)及5mg(D组),每组各30例。所有患者无眩晕症、酗酒史,术前24h内均未服用过止吐药。,〜加g/kg,芬太尼5ug/〜4mg/(kg•小时)分别静脉泵注,吸入异氟瞇维持麻醉,纯氧控制呼吸,维库澳鞍间断静注维持肌松。观察指标:①术毕给止吐药至第1次出现恶心的时间、各组发生恶心、呕吐的病人数。②恶心的严重程度、病人对止吐药物的满意度。评价方法:采用带有刻度(0〜10)的标尺直接询问病人,0分为没有恶心、非常满意;10分为严重恶心、很不满意。术后呕吐次数>6次为严重呕吐。恶心严重程度>8分及所有发生呕吐者均给与补救药物。③不良反应:头晕头痛、椎体外系症状等。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OFORWINDOWS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表示,组建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P<,P<。结果各组病人的性别、体重、年龄、手术种类、麻醉时间、术中生命体征及各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o与对照组相比:恩丹西酮、托烷司琼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各组发生恶心呕吐和接受补救药物病人数,初次出现恶心的时间,恶心严重程度评分的比较中,托烷司琼优于恩丹西酮(P❷),讨论大量资料表明PONV的整体发生率约为25❷〜30❷,[1~3]。治疗PONV的药物
托烷司琼预防全麻术后恶心呕吐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