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 含氮量高达 46% , 是固体氮肥中的“大力士”, 与其它氮肥相比, 它便于运输, 便于存放, 适用范围大, 各类土壤、各种作物都适合;既能做基肥,又能作追肥,也是根外追肥的最理想肥料。但是, 要想充分发挥尿素的作用和经济效益, 在施用尿素时就要作到“四要”和“四不要”。一要深施。尿素的化学性质虽然比较稳定, 但在土壤中的脲酶作用下, 在一定时间里就能转化为碳酸铵。碳酸铵进一步分解产生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铵, 这两种铵化合物都是不稳定的, 很快都分解成氨和二氧化碳,具有很大的挥发性,所以尿素和碳酸氢铵、氨水等化肥一样,也要深施。在石灰性土壤和碱性土壤中更是这样。尿素深施一般比地表施的利用率提高 15~20% 。在旱地尿素深施还可减弱或杜绝氨熏蒸烧苗现象; 在水稻田深施, 既可以防止氮素的硝化淋失,也可以防止因反硝化作用所造成的脱氨损失。农谚说: “肥料深入土,一亩顶两亩”,是很有道理的。二要提前施。由于尿素在土壤中需经脲酶分解转化才能被农作物根系吸收利用,与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等相比, 肥效来的慢。而尿素肥效的快慢与土壤有机质含量、地温、水分含量都有关系, 其中, 温度因子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据研究,当温度 10 ℃时,尿素转化需要 7~10 天; 20 ℃时需要 4~5 天; 30 ℃时, 只需两天。所以, 在夏秋高温季节施用尿素, 应比其它氮肥提前 2~3 天;秋末春初给冬小麦、冬油菜等越冬作物施用尿素,则应提前 6~8 天。三要适量施。尿素含氮量高,使用量应比其它氮肥少。施用过量, 不但造成浪费, 也易造成作物疯长、倒伏、病虫孳生和烧苗危害。具体施用量应根据作物需要, 按等氨量计算。例如,若需施碳酸氢铵 20 公斤,改用尿素 公斤就行了; 若需施硝酸铵 15 公斤, 改用尿素只有 公斤即可。有经验的农民说:“尿素和碳铵不一样, 多施了要遭殃”。四要因土施。尿素和碳酸氢铵、硫酸铵等氮肥不同, 它施入农田以后, 在土壤水分中呈分子状态存在,只有 20% 左右能被土壤胶体吸附,而且这种吸附是不牢固的, 故尿素在土壤中移动性大, 最易流失。因此, 以尿素作水田基肥, 应在灌水前 5~7 天翻入土内; 若施后立即灌水, 肥分流失多。如果用尿素作水田追肥,施肥时应只留浅水层,施后结合除草耘田, 2~3 天内不要灌水进田。若在旱地追施尿素, 可在表层撒施后, 立即适当浇水,使水分下渗到 20~30 厘米深处,可起到深施的作用,麦类、谷子等密生作物采用此法, 肥效与开沟深施相当。但是, 切忌撒施后大水漫灌, 以免尿素被淋失, 降低肥效。尿素淋失的程度还与土壤质地有关,一般粘质土壤、富含有机质的土壤,尿素不易淋失,而在沙质土壤上尿素就容易淋失。一不要与碱性肥料混施或同时施。尿素与过磷酸钙、硫酸钾等酸性肥料同时施用,不会损失肥效, 但若与草木灰、石灰、粉煤灰、钙镁磷肥、钢渣磷肥等碱性肥料混合施用或同时施用, 则会加剧尿素中的氮素变氨挥发损失。通常情况下, 尿素应与碱性肥料错开施用,夏秋高温季节应错开 3~4 天,冬春寒冷季节应错开 7~8 天。二不要作拌种肥施用。一般
尿素施用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