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病人的护理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支杆菌可侵及全身几乎所有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近200万人因结核病死亡,每年新发病例800万左右,仅次于艾滋病的第二大传染病,1993年WHO宣布全球已处于紧急状态。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也死于结核病。[病史汇报]梁启龙,男4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6+月、咯血1+天于2010年9月29日09:00以“咯血待诊,肺结核?”收入我科。患者6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多为干咳,咯少许白色泡沫痰,偶有黄痰,易咳出,伴活动后气促、夜间盗汗。在当地医院治疗效果不佳,且近期消瘦明显,体重下降5kg左右,于1+天前咯血,为鲜红色血液,量约80ml左右。急来我院,门诊行胸片示:双肺结核播散可能性大,遂以“咯血待诊,肺结核?”收入我科。入院时步入病房,消瘦,神志清楚,呼吸规则。查体:T:℃,P:88次∕分,R:20次∕分,BP134∕85mmHg,SPO298%,,体重52kg,双肺呼吸音低,未可闻及干湿啰音。入院后立即给予去枕平卧,嘱病人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给垂体后叶素24u+苄胺唑啉10mg+NS46mliv10ml∕H泵入,卡络磺钠60mg,,复方磷酸可待因口服液,云南白药胶囊口服。辅助检查:血液分析、ECG、肝肾功均正常,9月30日3次痰查TB一次(+),两次(-),结核抗体阳性,SR88mm/h,PPD试验+++,10月2日CT示双肺改变,考虑结核可能性大、双侧胸膜增厚、粘连,左侧胸腔少量积液,10月2日再次留痰查TB,一次为(++),一次为(+),一次为(-)。观察体温变化:-℃,-37℃。诊断继发性肺结核双肺上中下,涂(+),初治成立,停用头孢匹胺,,,链霉素075im抗结核治疗,-37℃。予10月10日好转出院,出院时体重53kg。[相关知识回顾]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病人的病史资料,为了更好的做好病人的护理,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其相关知识。下面请xx护士来叙述一下肺结核的病原和传播途径。护士:结核菌:属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包括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其中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为人型结核菌,其生物特性:(1)抗酸性:(2)生长缓慢;(3)抵抗力强;(4)菌体结构复杂。传播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皮肤,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我们知道结核杆菌的生物特性和传播途径,那么感染结核菌后,机体的病理变化又有哪些呢?护士: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1、渗出为主的病变:表现为充血、水肿与白细胞浸润。渗出性病变通常出现在结核炎症的早期或病灶恶化时。当病情好转时,渗出性病变可完全消散吸收。2、增生为主的病变:形成典型的结核结节,为结核病的特征性病变,“结核”也因此得名。3、变质为主的病变(干酪样坏死):常发生在渗出或增生性病变的基础上。渗出性病变中结核菌战胜巨噬细胞后不断繁殖,使细胞混浊肿胀后,发生脂肪变性,溶解碎裂,直至细胞坏死。上述三种病变
肺结核护理查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