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班主任管理艺术课件.ppt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一章班主任工作概述第一节班主任工作的历史发展班主任是我国中小学中重要的角色、重要的岗位,也是一种学生管理制度。角色认识:作为班主任的教师与一般教师有什么不同?我国中小学对班主任界定: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你知道吗?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角色、工作岗位和管理的制度,我国的班主任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它走过了一段怎样的历程?我们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岗位,实行这样一种制度?班主任产生于班级授课制之后。相关知识回顾:班级授课制的产生﹡最早产生于16世纪的西欧;﹡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奠基者;﹡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等人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班级:教学组织形式,需要有人去管理(形式)。知识链接:世界各国的班级管理形式今天,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班级授课形式,但并非都设班主任一职,也并非负责管理班级事务的人员都称做“班主任”。综观世界各国,有代表性的设置班主任的国家,主要是前独联体各国、中国、日本以及欧美一些国家。就其称呼来说,英国称为“导师”,德国称“班主任”。法国20世纪80年代前称“班主任”,80年代后称“导师”或“班级评议会主席”。前苏联,1934年前称“组指导员”,以后,组改为班,改称“班主任”。美国则有“班级顾问”、“辅导员”、“本班教师”、“心理咨询工作者”等多种称呼。日本称“班级担任教师。”我国的班主任制:1、借鉴模仿,学生管理初具现代机制的一些特征;□1862年,京师同文馆设“正提调”与“帮提调”。“帮提调”必须“轮班在馆管理一切”。□1878年,张焕伦创办的正蒙书院实行“学长、斋长、班长”呈金字塔形垂直监督并统一于教员的班级管理之制。□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各学校置本科正教员一人”,“任教授学生的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各学堂管理通则》规定各校设“监学”或“舍监”,专门负责学生管理。“五·四”运动后,又易名为“训育主任”或“训导主任”。2、不断探索、积淀,逐步建立现代学生管理机制的雏形;□1932年国民政府颁布《中学法》明确规定中学实行级任制。即由级任教师负责一个学级的全部学科或主要学科的教学和组织管理工作。□1938年,国民政府又将级任制改为导师制。《中等学校导师制实施办法》规定:“各校应于每级设导师一人,由校长聘请专任教员充任之”,“各级导师对于学生之思想行为学力及身心,均应体察个性,依据训育标准表之规定及各该校教导计划,施以严密之训导,使得正常发展,以养成健全人格”,“训导方式除个别训导外,导师应充分利用课余及例假时间,集合本级学生谈话会、讨论会、远足会、交谊会以及其他有关团体生活之训导。”3、设置“班主任”岗位,班主任工作制逐步走上规范化发展的运行路径;□解放区最早使用班主任之名。绥德专署教育科于1942年编制的《小学训导纲要》首次提到了“班主任”这一岗位:“实行教导合一制,必须加强班主任的责任”。1949年7月公布的《陕甘宁边区政府关于新区目前国民政府改革的指示》规定:在学校组织上(适用于完小)校长下设教育主任。取消级任导师,班设主任教员。□1952年3月18日,《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规定:“小学各班采取教师责任制,各设班主任一人”。“中学以班为教学单位,……每班设班主任一人,由校长就各班教员中选聘。”班主任负责全班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道德行为、生活管理、课外活动等工作。自此,班主任工作制在中小学教育中正式确立,普遍施行。4、班主任工作制稳定并走向完善□1978年正式实行了班主任津贴制度……□1988年,国家教委相继颁布了《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对中小学班主任的地位、作用、任务、职责、条件、待遇和奖励以及班主任工作的原则、方法、领导管理等都作了明确扼要的阐述和规定。自此,我国班主任工作制度建设稳定下来后走上了健全完善的发展道路。□1998年国家教委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规程》规定:“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中小学班主任的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的教师应当给予奖励。”

班主任管理艺术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读书之乐
  • 文件大小409 KB
  • 时间2020-04-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