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撤地建市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是钦州撤地建市十周年的大喜之年。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钦州撤地建市十周年庆祝大会, 回顾钦州建市十年所走过的光辉历程, 总结十年来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经验,展望钦州未来发展的光辉前景, 激励全市各族人民继续发扬钦州精神, 更加奋发图强, 奋勇争先, 为建设大港口、大工业、大旅游,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十年经风雨, 弹指一挥间。回顾钦州建市十年来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感到无比自豪。十年来, 我们在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大力实施“以港兴市, 以市促港, 项目支撑, 开放带动, 建设临海工业城市”发展战略和市委“ 323 ”工作思路,紧紧抓住发展不放松,全市经济社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这十年, 是我们解放思想、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大有作为的十年; 是我们迎难而上,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不断发展的十年; 是我们协调推进两个文明建设, 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党的建设取得丰硕成果的十年。我们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 全市经济取得跨越式发展。社会生产总值由 1994 年的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亿元, 年均增长 ; 财政收入由 1994 年的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亿元( 含基金), 年均增长 ; 全社会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年均增长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 1994 年的 亿元增加到 2003 年的 亿元, 年均增长 。一是工业经济快速发展。针对我市“工业短腿”的问题, 我们把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重点, 大力推进临海工业建设。在抓紧改造提升原有工业的同时, 充分发挥区位和资源优势,兴办一批新的临海工业项目,积极发展临海工业。经过多年努力,临海工业取得了突破性发展, 其中宏基润滑油和东油沥青等一批工业项目建成投产, 广西木薯综合开发产业示范工程等一批工业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印尼金光集团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 60 万吨纸工程、钦州火电厂工程、 80 万吨大豆加工项目等大型工业项目顺利推进;临海工业园区路网工程、港区供水管网工程等临海工业园配套设施建设进程加快。临海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形成基本框架, 投资项目逐年增加, 初显成效。县区工业园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传统优势产业进一步壮大, 一批新建和扩建的制药、编织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相继投产、达产, 工业发展后劲增强, 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增大。二是城镇化进程加快, 城市建设呈现新面貌。为了发展城市经济, 提高城市的竞争力, 十年来, 我们不断加大推进城镇化的力度, 提出了建设城市的工作新思路, 大力度、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一批城市基础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 城市面貌大大改观。县城和中心城镇面貌日新月异, 农村新村建设取得很大成绩。进一步理顺了城区管理及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体制, 突破了城市建设的体制性障碍。三是积极发展商贸、旅游、服务、房地产和现代物流业等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在 GDP 中的比重逐年提高。特别是旅游景区开发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开发建设并推出了三娘湾、八寨沟、五黄岭、大卢村等旅游景区, 打造了我市的旅游品牌, 成为广西旅游新亮点。四是所有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 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生力军。我们把发展非公经济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 清理了不合时宜的政策, 放宽市场准入, 降低门槛, 优化环境, 充分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 促进了非公有制经济的新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生力军。五是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牢发展基础,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竣工投产, 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有了明显的改善。特别是临海工业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辉煌, 结束了钦州有海无港的历史。目前已建成投产码头泊位 14 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 9 个,钦州港形成年吞吐 300 多万吨的能力。钦浦二级公路、上思至大寺二级公路竣工使用, 广西滨海公路钦州港至犀牛脚一级公路、寨圩至浦北二级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同时, 10 万吨级深水航道、金窝水库加高扩容工程等一批项目正在加快建设。金海湾东大街、永福大道、文峰路、钦江二桥、市行政信息中心等一批城市道路和城市配套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或正在加快建设。我们坚持实施科教兴钦和人才兴钦战略,努力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和人才“小高地”,增强发展动力。切实抓好科技、教育和人才工作。着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抓紧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引进、开发和推广应用, 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大力加强教育、文化、卫生、体育设施建设, 大力推
在撤地建市十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