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学习昆曲我的体会.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学习昆曲我体会最初开始认识昆曲,应该是在大一时陈菁老师的中国民族音乐史的课堂上。本来对这些文字性的理论知识一点都不感兴趣,但是因为这是考试科目,期末时背过一些。关于昆曲我记得有这样几句描述:“昆腔又名昆曲、昆山腔元末明初产生于江苏省昆山一带有南曲与当地的民间音乐结合演变而成,它的曲调婉转优美、圆润舒缓、细腻、人称水墨腔。居诸多声腔之首位,流传面极广。因为特喜欢杜丽娘和杨玉环,我很清楚的记得《牡丹亭》、《长生殿》都是昆曲的代表曲目。以前乱七八糟的也听过很多曲子,但总分不清它的剧种。我甚至不确定昆曲我是否听过。本来我想课下自己去听听,昆曲到底如何博大精深,能赢得如此的美誉。但是课下做了太多乱七八糟的事,也就没怎么放在心上。这个学期,我看到昆曲课出现在我们的课表上,心情也没太大波动,抱着上上看打酱油的心态。其实像《月儿高》《关山月》《忆江南》《忆秦娥》等等,这些曲子还蛮好听的(老师唱的蛮好听的)可我觉的就学一年,自己也不一定能唱的像老师那样,以后顶多也就听听,因此觉得只要会唱就好,并不太注重一些细节(其实是太懒)。直到因为某一节课因为和同学打闹而被老师提起来唱,真难,张口几乎连音都快发不出来了……觉得很丢脸,从这之后才对昆曲课上心了。认真了才发现它真的很难,一个音山路十八弯的拐,和我们唱声乐作品完全不一个套路,且大家一起唱还好,自己练得话,都不知道拐到哪里去了,还有那些字发好多不是用吴方言发的音,对于我这个北方人来说简直是堪比又学一门外语了,就感觉很沮丧,不想学了,但是随着一节一节课上下来,一遍一遍的练习,觉得自己还是有进步的,高兴心里还是有的,也许这就是所谓的熟能生巧吧。虽然对于现在的我来说昆曲还只是学了个皮毛而已,发音口型节奏等还有诸多不准确,但与一年前相比还是有很大进步的,不会再提起昆曲时不知所云,懵懂一片了。并且从这其中我也有了一丝体会:“有些事情看起来很坚难,你觉得自己一定不能做到且也克服不了,那么请先不要放弃,不要总是去仰视困难的庞大,那只会吓垮自己,只要执着于今天要做的,一直去坚持下去,日复一日,日积月累,总有一天也许会有想不到的收获。我在网上搜了《牡丹亭》中的一段“游园惊梦”(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听上去的确圆润细腻,特别有韵味。家乡那儿基本都是听豫剧和京剧的大都是字正腔圆的,两者的确有很多不同。此刻只觉得昆曲似一位中国古典美人似的,那么高雅,那么神秘……学习昆曲,我的体会,有些感觉,体会,觉悟,不知该怎样用文字表达出来。可我确实是学到了很多东西。院系:音乐学院学号:姓名:庞晨晨学得那时依葫芦画瓢般的跟着老师唱<<月儿高>>,但是就是没有那种昆曲的感觉,有些人唱出的是美声的

学习昆曲我的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gxngqvk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0-04-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