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 2008 届学士学位论文张学良和东北易帜系别、专业历史学系历史学(师范类) 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学生姓名李志强学号 200403403053 指导教师姓名高刘指导教师职称讲师 2008 年 04月 18日2 目录一、东北易帜的历史背景:皇姑屯事件………………………… 1 1 、皇姑屯事件前的日奉关系………………………………………… 12 、皇姑屯事件的爆发………………………………………………… 1 二、冲破艰难险阻归顺国民政府………………………………… 21 、皇姑屯事件后东北的艰难局势…………………………………… 22 、张学良主政东北并易帜…………………………………………… 3( 1)、张学良对外( 东北以外) 周旋以争取外部对易帜的支持…… 3( 2)、张学良整顿内部为易帜创造条件…………………………… 5 三、评价东北易帜…………………………………………………… 7注释…………………………………………………………………… 10 参考文献……………………………………………………………… 11 3 致谢…………………………………………………………………… 11 4 说起东北易帜,有人认为东北易帜是地方政权向中央政权的主动归附,是中央和地方相互妥协斗争的结果;有人认为东北易帜增强了蒋介石的反动独裁力量,从此张学良各方面与国民党蒋介石保持一致,不利于人民正义事业的发展, 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还有人认为东北易帜只是形式上的国家统一,实质上是东北地方保护主义使国家处于分裂状态!而我则认为东北易帜是张学良冲破艰难险阻,所做出的维护国家统一的英明决策,是他的唯一正确选择,他无愧于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的称号! 一、东北易帜的历史背景:皇姑屯事件 1 、皇姑屯事件前的日奉关系张作霖依靠日本的扶植,统一东北,成为雄据东三省的“东北王”。紧接着, 在日本的支持下,他打败直系军阀,消除内部叛乱(郭松龄倒戈事件) ,控制北京政权,势力扩展到华北,挺进上海,成为北洋军阀的最高统治者!在这一过程中,他为了得到日本人的支持,竟然答应日本人很多有损于国家、民族的无耻要求!但是,另一方面,张作霖又是一个具有一定民族意识的中国封建军阀头目, 不甘心沦为任日本人摆布的傀儡,他对日本人的野蛮要求又采取“软磨硬泡装糊涂”的对策,能拖就拖,不能拖的“虽未公然拒绝,但也没有完全答应——而是采取了拖延的办法。即使被迫答应时,也是私下应允,避免公开答复!”[1] 使日本独霸中国东北的计划不能顺利进行!对于这一点,他颇为自豪,曾于 1923 年向美国孟禄博士炫耀:“我张作霖没有别的能耐,但替国家守护这点土地,还敢自信,日本人费莫大力气,要求二十一条,你问他在东三省得着什么了?他一条也没得到!”[2]此外,张作霖又在筑路,修建葫芦岛港等问题上接受英美贷款,使英美资本渗透到东北,分享日本的既得利益,企图借英美势力与日本相抗衡!与此同时, 张作霖在北伐战争的打击下,政治声望一落千丈,日本人认为张作霖已无利用价值,决定除掉他! 2 、皇姑屯事件的爆发 1928 年上半年,张作霖不顾日本的反对,在北伐军的打击下决定把大批奉军撤回关外,这不利于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为此日本人一方面,以保护侨民为名悍然制造了“五三惨案”,阻止蒋介石的军队北伐;另一方面,于 1928 年 5 月 7 日,利用北伐军兵临城下的形势,逼迫张作霖签署“满蒙新五路协议”,遭 5 到张作霖的拒绝!随后, 6月 3日下午 1点,又要挟其解决“满蒙悬案”,在“日张密约”上签字。张作霖对日本人趁火打劫的行为,极为气愤!推故说太忙,无暇接见日本使臣,“等我签字以后,再通知你来取。” 6月 4日,日使芳泽到张作霖处取文件,张作霖不予接见并在内室故意大骂:“日本人不够朋友,竟在人家危急的时候,掐脖子要好处,我张作霖最讨厌这种办法!我不能出卖东北,以免后代骂我张作霖卖国贼。我什么都不怕,我这个臭皮囊早就不想要了。”[3] 骂完以后,叫人将文件交给芳泽。芳泽急忙回到公使馆后,发现张作霖只是在文件的抄本上,书写“阅”字,作为“同意之证据”!他急忙打电话给张作霖,但此时,张作霖已乘车出关,令芳泽毫无办法!日本军界的对华强硬派终于忍无可忍, 于 6月 4日,在沈阳皇姑屯车站附近炸死了张作霖,企图在混乱中挑起大规模的武装冲突,进而占领沈阳,这就是皇姑屯事件。在那危急的时刻,张学良临危不乱。在军事部署完备以后,于 6月 17 日装扮成伙夫模样,杂坐在卫队骑兵连的闷罐车内,秘密返奉。回到奉天后,他秘不发丧,对外说张作霖只是受了轻伤。等到继承父位,稳定大局以后,才为张作霖发丧,表现出了大智大勇的大将风范! 一时间东北何去何从?是在日本军国主义的卵翼下,做傀儡式的“东北王”; 还是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维护祖国的独立与统一,这一
张学良和东北易帜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