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在坚持据不完全统计, 来参加隆波田内观课程的学员一般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学佛的人; 第二种是学习灵修或是心理学课程的人,第三种是什么也没有学过的人。经过七天的练习, 了解到, 第一种人大部分没有在培养觉性上下功夫, 用专注的方式来修行; 第二种人是针对着烦恼下功夫, 养成了打压烦恼新习气;第三种人大多是内心被严重污染或者扭曲。上述三种人中, 真正是一张白纸的人不多。也就是说, 绝大多数新学员的修行没有在原点上起步。如果想在一张纸上画出最美的图画,那必须先把这张被乱涂的纸重新变成一张白纸。因此, 对于大部分第一次来参加课程的学员来说, 首先是补课, 也就是把一张被乱涂的纸重新变成一张白纸。课程结束后, 回到家能继续用功, 或者再来参加课程, 才是描绘美丽图画的开端。下面这位学员就是一个很好地例子, 把她的做法分享与大家,给大家以鼓励和鞭策。岩松 经一位师兄的推荐, 2013 年 11月 29日, 我参加了岩松老师在浙江嘉兴指导的隆波田内观课程。此时, 隆波田内观、原地经行对我而言只是两个陌生的名词而已。课程开始后, 我认真听取老师的话, 仔细体会老师教的方法,“简单地、直接地知道”、“知道那个碰”, 慢慢的, 经过七天以原地经行为主的练习,我从以前不知道脚和地的碰触, 到能清晰地觉知那个根尘的相触; 从不知道什么叫觉知, 到理解了简单却又神奇的那个简单直接的“知道”;知道了觉知与专注的区别; 知道了禅修并不只是找一个安静的场合打坐。学习期间的酸累疼痛我没有过多关注, 知道那都是练习引起的反应, 老师告诉我们酸痛也只是一种感受。到禅修期的后两天,我似乎是很突然地感到神清气爽,浑身通畅,我没来由地感到轻松、喜悦与感恩。( 那种喜悦与感恩一直延续到回家之后好多天。) 课程结束回家后, 发现了身心的一些变化: 照镜子时发现自己原先黄色的脸变得红润、斑变淡几乎看不见了, 腰间的那圈小赘肉已神奇消失; 一改以往的那种旅途劳顿, 自觉身心轻松、愉悦, 心中盈盈充满对成全我学到这个方法的老师、师兄还有亲朋好友的感恩之情; 来到办公室, 对于原来因故长时间搁置的工作内容, 领导一问, 立刻很清晰地就交待得清清楚楚, 我很诧异自己的脑子怎么变得这么清晰和反应快速。换了原来,我会说, “哦,待我查查”,然后开电脑找文档。短短七天给我带来的身心变化之大, 太出乎自己的意料。“这么适合自己的好方法,我不想间断,我要一直练下去。”我因此就这么做了。在回家的第二天早上我 5 点起床洗刷完毕就开始练习, 因为正处于那种修法的喜悦之中, 我不能让自己得来的好处退失。为防止自己的练习有误,有疑问时,就请益岩松老师, 老师说“可以制定一个练习时间表, 每天按照时间表来练习。”“在家练习,一定要有明显的停顿。”“坐在凳子上练习不容易有节奏。”“生活要有规律。”我乖乖地按老师说的练习,制订时间表: 早上 5 点起床, 5:30-6:30 一小时原地经行; 晚上 7 点左右到 9 点,大约一个半小时或两小时。至于周末, 我因为各种原因, 虽然无法拿出一整天的时间来练习,但还是能或多或少练习几个小时。练习过程中, 出现了一些身心反应, 例如有几天额头很紧, 头顶像罩上了一层厚厚的壳, 问老师我是不是有哪里不对的?老师说这与平时爱思考问题有关, 这种反应是在消除旧有的习气, 再练习时, 眼睛看远处, 不要关注头部。那就继续练习, 有时念头多, 有时念头少, 有时昏沉, 有时清晰, 有时状态好点, 能看到念头消失, 甚至有时候能看到念头生起。当有念头时, 不予理会念头, 继续觉知脚下的碰, 念头自然就消失了。想着老师的话,“所谓如实观照内在的身心实相, 也就是当“碰”是清楚的就知道是清楚的,当“碰”是模糊的就知道是模糊的, 当不知道时就知道是不知道。”因此我并不强求自己把注意力集中于脚下的触碰, 而是顺其自然, 以免不知不觉中变成专注力。练习时是轻松而开心的, 练习时一点也不需要强迫自己, 而是按计划练习完后再多踩几下都好, 就象吃到美味一样, 想再多咬几口, 再多吃几口。我不想让任何事情, 影响到自己的练习, 所以一到练习时间, 我无论何事都暂搁置,先做完练习再说。虽然我坚信原地经行这个方法是很殊胜的, 但离开老师自己在家练习, 对禅修期间法谈等内容渐渐模糊, 如果只是单一地做此练习,有时会感到单调,练习也会变得乏味,目标不明确, 练习时念头忽东忽西, 效果不怎么好。因此我常看老师的新浪博客和 QQ 空间, 加深对隆波田内观原理的理解, 体会其中的法义, 克服练习中易犯的毛病, 来指导自己的练习。练习原地经行也就一个月多点的时间, 给我带来的身心变化却有那么大。我不再喜欢访客来聊天, 我也不去逛街买自以为漂亮的衣服, 我也不再瞎逛网店, 在工作时若有闲暇时
贵在坚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