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比例尺》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比例尺》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编写意图(1)教材首先介绍了比例尺的概念。比例尺的本质是一个比,而从比例关系的角度看,如果一幅图的比例尺固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2)教材介绍了比例尺的两种形式,并介绍了线段比例尺转化为数值比例尺的方法,关键是把前、后项的长度单位统一,再化成最简整数比。(3)教材沟通了比例尺与分数的关系,可以根据比例尺直接得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或实际显巨离是图上显巨离的多少倍,一方面揭示了知识之间的关联,另一方面加深了对比例尺的本质理解。(4)除了可用比例尺表示把实际距离缩小画在图纸上,生活中还有把实际距离放大的情况。教材通过介绍零件图纸的比例尺,使学生全面认识比例尺,同时也为后面学习“放大与缩小”作准备。(5)例1,教学比例尺的求法。根据比例尺的定义,利用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任一组对应值,先统一长度单位,再相比、化简。教学建议(l)结合生活实际,全面理解概念。比例尺是比例知识在生活中最广泛的应用,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学时,可以提供相关的地图,让学生找出地图上的比例尺,试着说说这个比例尺表示什么意思。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归纳、总结比例尺的概念以及两种书写形式。然后提问:比例尺实质上是什么?前项是什么?后项是什么?促进基本概念的形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丰富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例如,可以结合地图,让学生找出不同形式的比例尺并理解其含义。并引导学生尝试着把线段比例尺转化成数值比例尺,再交流转化时需要注意什么。接着让学生观察这些不同的比例尺,说一说:这些比例尺的前项有什么共同特点?并结合一个具体比例尺提出问题:这幅地图上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再出示一个零件图纸,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引导学生紧紧抓住比例尺的定义来解释后项为1的比例尺的含义,全面理解概念。(2)认真落实方法,掌握相关技能。在两种形式的比例尺互化和求比例尺的过程中,要强调当两个量的单位一致时,才能相比。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牢固掌握这一技能。编写意图(1)例2教学比例尺的应用,教材提供了一个真实的问题情境:根据北京轨道交通路线示意图求两站之间的实际距离。(2)教材呈现了示意图和某一部分路线的图上距离,要求实际距离。希望通过教学,让学生获得以下的知识和技能:①在示意图上寻找到比例尺的信息;②根据比例尺和图上距离求出实际距离,并掌握方法;③经历求实际距离的思维过程:根据比例尺的意义列出比例,解比例求出未知数的值,再换算成合适的单位;④重点提醒学生注意易错的地方,由于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几或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几倍,因此,它们的单位是相同的,当图上距离是“cm”时,求出来的实际距离的单位也是“cm”,要让学生理解这一过程,避免机械记忆。(3)“做一做”不仅是例2方法的巩固,还要求学生先量出图上距离,再算出实际距离。由于这里的比例尺是线段比例尺,可以直接用量出的厘米数乘上600m,而不必将线段比例尺先化成数值比例尺再计算。教学建议(1)创设情境,凸显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教学时可以利用教材的情境,也可以创设符合本地实际的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问题以后,让学生说一说:要求实际距离,应该知道什么?这幅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在哪里?引导学生理清问题,寻找有效信息。(2)理解意义,经历过程,掌握方法。例2的教学重点是

《比例尺》具体内容和教学建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zh051230
  • 文件大小332 KB
  • 时间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