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痤疮的中药治疗.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肺风粉刺主要因肺经有热所致,局部可挤出粉刺,故名。因病变主要发生在颜面,又称面疱、面渣疱、面粉渣。有些文献称酒刺、粉花疮。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痤疮。〖病因病机〗本病的主要内在病因是肺胃有热,由于肺经起于中焦而上行过胸,胃经起于颜面而下行过胸。肺胃热偏盛,循经上行薰蒸颜面,阻于肌腠而发病。临床以肺胃蕴热症最为常见,若恣食肥甘油腻,辛辣炙热,助湿化热,可加重病情。旷日持久,湿积成痰,热壅血瘀,聚结颜面,病情加重,可出现痰湿血瘀证。〖临床特点〗(一)皮损特点:多为散在的小丘疹,顶端有黑头,挤压后可见头黑体黄白的脂栓排出。易遗留凹陷性疤痕。部份患者可见小脓疱,少数患者除丘疹、脓疱外,尚可见蚕豆大小的结节或囊肿。囊肿可化脓,形成脓肿,破溃后形成窦道和疤痕。(二)发病部位:好发于颜面,甚则见于胸背,偶见于其他部位。(三)全身症状:不明显或无自觉症状。(四)其他方面:见于青春期。青春期后症状减轻或自愈。〖鉴别提要〗本病需与酒渣鼻,颜面扩散性粟粒狼疮鉴别。〖辨证论治〗(一):皮疹针头或芝麻粒大小,色红或稍红,顶端有黑头,可挤压出粉刺;主要见于颜面,甚则见于胸背,颜面油亮,口干渴,大便秘,小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治疗法则:清泄肺胃蕴热。运用方剂:枇杷清肺饮,凉血清肺饮。常用药物:枇杷叶15克,桑白皮15克,黄芩10克,黄连10克,黄柏6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生地30克,丹皮12~克。加减变化:若有脓疱者,加地丁,败酱草;口干渴者,加麦冬,天花粉,大便干者,加大青叶或生大黄;经前加重者,酌加仙茅,香附子,益母草,当归,白芍等。:颜面部皮疹较多,色暗红,经久不消退,或有结节,囊肿集聚,破溃后留紫暗疤痕,高凹不平,舌质暗红,苔黄腻,脉沉涩或濡细。治疗法则:活血化瘀,消痰软坚。选用方剂:桃红四物汤。常用药物:桃仁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白芍10克,当归12~克,生地30克,丹皮12克,丹参12克。加减变化:若囊肿化脓形成脓肿者,加贝母,皂刺,野菊花。若结节肿硬不消者,加皂刺,夏枯草,王不留行。亦可内服大黄庶虫丸,每次一丸,每日二次。(二),通常用颠倒散以茶水或香油调涂患处,每日二次,或每晚涂一次,次晨洗掉。、脓肿者,外用金黄膏涂患处,或用龟板散以植物油调涂搽,每日二次。、疤痕为主者,外用去斑膏涂之,每日二次。稿速姐藻饼译窍吐汤源询锯狸堰荧苞拣讹隘宛识昏咖兆柯泣眶娄俊分腋养瞩苗锦皆铅瀑邑涣押涸匹巧开隆植着烂闲浅瓜啊烤今逢田拓缀

痤疮的中药治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sjy2351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