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地理《黄河》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学习上一节“沟通三大洋的水系”,对学习河流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教材主要从中国第二长河“母亲河”的奉献、忧患、根治黄河等方面概况了黄河的整体地势特征,本节的教学对学生今后学习我国的水资源,水能源,生态环境的保护西部大开发等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由于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同时学生学过《沟通三大洋的水系》一节,对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了解,为学习本节知识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学生对于本节提及的地上河的成因的分析及产生的危害和治理的分析,还不够具体和深入,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一步探究完成。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开发和治理的方案。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的知识,探究黄河成为地上河的成因和黄河的治理措施。五、教学方法(1)自主探究;(2)合作交流。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黄河录像导出本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一)[导入]用课件播放黄河景观视频和歌曲“黄河大合唱”,激昂的音乐伴着滚滚黄河水展现在学生眼前。[教师过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墨客歌颂过它。请同学们说些有关黄河的诗或话。[学生展示]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跳进黄河都洗不清”等等。[教师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二)[课件出示]黄河探险[教师]先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题:读图思考。[课件展示]黄河流域图(1)学生用铅笔把黄河的干流勾画出来;(2)[师]提问:“黄河的干流像什么形状?”[生]像个巨大的“几”字。[学生自主学习]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在小组内总结以下几个问题。: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由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派代表上台交流。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黄河的简图,并根据自己画的图进行讲解。[学生活动]自主探究: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学生讨论、回答]黄河仅仅是长度居全国第二位,而年入海水量却远远少于长江、珠江。[师]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

地理《黄河》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rl214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0-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