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微生物学 重点总结.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医学微生物学》重点内容总结细菌学总论 1 、微生物的六大特点:体积微小、结构简单、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繁殖迅速、容易变异。 2 、微生物的种类与分布: ①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无典型的细胞结构,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核酸类型为 DNA 或 RNA ,两者不同时存在,病毒属之。②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原始核呈 dsDNA 结构,无核膜、核仁,细胞器很不完善,只有核糖体, DNA 和 RNA 同时存在,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属之。③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高,有核膜和核仁,细胞器完整,真菌属之。 3 、细菌的细胞壁: ① G+和 G- 细菌细胞壁的共有组分为肽聚糖, G+ 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肽侧链和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 G- 细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组成。② G+ 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磷壁酸。③ G- 细菌细胞壁的特殊组分为外膜,外膜由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三部分组成,脂多糖由脂质 A 、核心多糖、特异多糖三部分组成, 即 G- 细菌的内毒素。脂质 A 是内毒素的毒性和生物学活性的主要组分。④细菌 L 型:细胞壁受损的细菌能够生长和分裂者叫细菌 L 型。细菌 L 型的四大特点:高度多形性、高渗、对作用于细胞壁的抗生素不敏感、可恢复到有细胞壁的状态。 4 、质粒: 18 页整个一段 5、异染颗粒: 胞质颗粒中有一种主要成分是 RNA 和多偏磷酸盐的颗粒, 嗜碱性强, 用亚甲蓝染色时着色较深呈紫色, 叫异染颗粒或纡回体,常见于白喉棒状杆菌。 6 、核质:细菌的遗传物质叫核质或拟核。 7 、细菌的特殊结构:(掌握各自的概念及功能,一道 10 分的论述题) 8 、微生物学两大经典染色:(一道 5 分的简答题) ① Gram 染色:标本固定后,先用碱性染料结晶紫初染,再加碘液媒染,使之生成结晶紫-碘复合物,此时不同细菌均被染成深紫色。然后用 95 %乙醇处理,有些细菌被脱色,有些不能。最后用稀释复红或沙黄复染。此法可将细菌分为两大类:不被乙醇脱色仍保留紫色者为 G+ 细菌,被乙醇脱色后复染成红色者为 G- 细菌。②抗酸染色: 分枝杆菌一般用抗酸染色,以5 %石炭酸复红加温初染后可以染上, 但用 3 %盐酸乙醇不易脱色, 若再加美兰复染, 则分枝杆菌呈红色,其他细菌和背景中的物质呈蓝色。 9 、细菌的营养物质: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 10 、细菌生长繁殖的必备条件:营养物质、能量、适宜的环境。 11 、耐酸之王-结核分枝杆菌;耐碱之王-霍乱弧菌 12 、专性厌氧菌在有氧环境中不能生长的原因: ①缺乏氧化还原电势高的呼吸酶②缺乏分解有毒氧基团的酶 13 、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可分为四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14 、吲哚 I 、甲基红 M、V 、枸橼酸盐利用 C 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合称 IMViC 试验。大肠埃希菌对这四种试验的结果是++-- , 产气肠杆菌则为--++ 。 15 、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致热源、毒素与侵袭性酶、色素、抗生素、细菌素、维生素。 16 、培养基按其营养组成和用途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基础培养基、增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厌氧培养基。 17、菌落: 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后, 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叫菌落。菌落分

微生物学 重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698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