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心理学热点问题讨论1.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热点问题讨论 1-2:文化与心理关系的研究模式文化从不同的水平上对人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在不同文化中,人们的服饰、习俗、语言等各不相同,人们的行为方式各不相同,人们的知觉、思维方式、情感表达及价值观念各不相同。自 20世纪后半期开始,有关文化与个人心理及行为关系的研究已发展出跨文化心理学、本土心理学和文化心理学三种研究模式。跨文化心理学( cross - cultural psychology )的研究对象是不同文化群体的心理与行为比较,主要关注哪些心理现象是普遍的和哪些心理现象是有特定文化的。例如,有的学者考察了美国内部两种截然不同文化:来自英格兰并定居于东海岸中部的民族冷静且注重合作,来自苏格兰、爱尔兰并定居于南部大片地区的民族后裔崇尚武力和个人荣誉,南方白人的杀人案发率比北方人定居区要高得多( Nisbett,1993 ; Cohen,1998 )。哈塔诺等( Hatano et al.,1993 )研究美国、以色列和日本三国幼儿园孩子和二、四年级小学生对生物学上存活概念的理解,向他们询问如下问题:人、其他动物(兔子和鸽子)、植物(树和郁金香)以及无生命的物体(石块和椅子)是否具有生命的种种属性,比如是不是活的,有没有心脏、骨骼或大脑之类的东西,有没有可以对冷或痛的感觉能力,会不会生长或死亡。结果发现,较多的美国儿童认为人、动物和植物是活着的,而不认为无生命的物体是活着的;较多的以色列儿童只把人和动物看成活着的(而不是植物或无生命的物体);较多的日本儿童把所有物体(包括石头和椅子)都当成活着的。虽然这三个国家都是高度发达且科技进步的,但主流文化的不同使他们看待植物、动物等的态度有所不同。本土心理学( indigenous psychology )研究本土背景中与文化相关的及从文化派生出来的心理与行为活动。例如,研究中国文化背景下中国人的自我观、尚和心态、人情观、面子观、孝道与中庸之道等(汪凤炎、郑红, 2005 )。本土心理学通过分析某一文化的成员经常使用的重要概念、关键词与范畴及其相互关系,来理解该文化背景下心理与行为的本质特点。文化心理学( cultural psychology )研究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是一门研究个体与社会、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学科。例如,有的学者研究了为什么印度人认为愤怒不同于羞怯与快乐,而美国人却认为羞怯与愤怒在意义上相近,但它们不同于快乐。因为对印度人来说,愤怒破坏关系,而羞怯与快乐则加强关系;对美国人来说,快乐这个概念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其他两个概念则具有消极的意义。文化心理学试图通过发展关于各种特定文化及跨各种特定文化的理论,以产生一个以文化为基础的知识体系(乐国安、纪海英, 2007 )。上述有关文化与心理关系的研究模式都将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人的心理的文化根源,从而促进全人类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心理动力学取向( psychodynamic perspective )着重研究个体的心理与行为的动力因素,如本能、内驱力等。对于攻击行为,弗洛伊德认为人类有一种潜意识的死亡本能( thanatos ),这种本能最初的目标是自我毁灭,但它马上改变方向,指向他人。洛伦茨( Lorenz , 1966 , 1977 )认为攻击的产生主要是由于人类和其他动物所共有的遗传的争斗本能;这种本能有助于保证最强壮的个体将自己

心理学热点问题讨论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c698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