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目录 1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3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况 3(一)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 4(二)水文情况 5(三)桩基础工程概况 5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工艺 7(一)投入的人员、机具 7(二)人工挖孔桩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 8三、质量控制措施 11(一)施工前的质量控制 11(二)成孔护壁的质量控制 11(三)桩身的质量控制 12(四)桩身质量检测控制 14四、安全保证措施 14(一)组织管理措施 14(二)安全施工技术措施 15五、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备措施 21(二)人工挖孔桩常见安全事故 21(三)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备措施 21(四)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备方案 22六、文明施工管理及环境保护 24(一)文明施工管理 24(二)环境保护 25(三)通风、排水、照明及弃土管理 25七、检查、监督 27(一)检查 27(二)监督 27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宁南县三峡白鹤滩学校建设项目施工图及地勘报告2)《建筑桩基技术规》(现行版本)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现行版本)4)《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条例》5)《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6)《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现行版本)7)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程序文件和管理手册。8)有关、省、市安全法律、法规9)《施工组织总设计》二、工程概况详见下页表格序号项目容1工程名称宁南县三峡白鹤滩学校建设项目2单位工程数量11幢3结构形式框架/剪力墙/(一)地层结构及岩性特征根据本项目地勘报告,工程场地为缓坡地形,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场地位于地震8度设防区,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规划进行场地平整处理,地下水深浅不一,部分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建筑物所在缓坡地段覆盖层深厚,主要由坡洪积物组成,但土层分布不均匀,物质组成和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根据勘察成果,对主要土层的天然地基条件分层描述如下:①层,为人工堆积填土,主要由耕植土组成,成分杂,变化大,堆积松散,且含有植物根系,~。②层,主要由碎石土及粗粒混合土组成,局部含②1层含砾粉质粘土透镜体,碎石物质组成和含量变化较大,堆积松散~稍密,层顶面埋深较小,层厚一般较大,~。③层,主要由含砾粉质粘土组成,多呈硬塑状,中下部砾石含量相对较高,该层分布连续,本次勘察层厚一般超过6m,。④层,主要由碎石土组成,堆积稍密~中密,根据前期勘察成果,该层分布连续,层厚大于65m未见底,局部含有④1层含砾粉质粘土透镜体。(二)水文情况本项目场地位于已建成东升路下挡墙坡脚,路基涵洞及排水沟渠明排水形成本项目场地的地表水及部分渗透水,应采用接管等措施引出场地。场地地下水类型主要为覆盖孔隙水,~,北浅南深,~,呈微腐蚀性。东北侧埋藏浅,雨季可能进一步抬升,详细水文情况应根据实验孔的开挖进一步探明。(三)桩基础工程概况根据工程地质情况本项目拟采用人工挖孔成孔,现场设计及地形情况如下:#科技实验楼:根据地质钻探资料,2#科技实验楼大直径挖孔桩孔深约为7m~10m,桩端持力层为2层碎石土,桩基进入持力层不小于7m,桩身砼设计为C25,护壁砼设计为C30,详细设计数据见下表:注:b—下端扩底尺寸(以下余同);c—桩基竖向钢筋明细(以下余同)。#4#教学楼:根据地质钻探资料,3#4#教学楼大直径挖孔桩孔深约为10m,桩端持力层为2层碎石土,桩基进入持力层不小于6m,桩身及护壁砼设计均为C30,详细设计数据见下表:#教学楼:根据地质钻探资料,5#教学楼大直径挖孔桩孔深约为10m,桩端持力层为2层碎石土,桩基进入持力层不小于7m,桩身砼及护壁砼设计均为C30,详细设计数据见下表:,看台大直径挖孔桩孔深约为10m,施工时孔深不小于10m。桩基进入持力层不小于1D(扩底直径),桩身砼及护壁砼设计均为C25,详细设计数据见下表:;桩长约为9~15m;灌注桩设计直径1000mm,桩身砼设计强度C30,护壁砼设计强度C20,桩基竖向钢筋为22C22,螺旋筋为******@150,加劲筋为******@2000;护壁配筋竖向和水平钢筋均为******@150。(挡墙孔桩施工另详《基坑施工方案》)三、施工部署及施工工艺(一)投入的人员、机具
人工挖孔桩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