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镇第二小学环境管理制度一、指导方针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精神,切实加强环境教育,加大环保宣传力度,提高师生环保意识,大力开展环保活动,全面推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二、目标要求 1 、抓好宣传发动,提高环保意识(1) 建立创建“绿色学校”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领导小组人员分工协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知道各阶段工作。(2 )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组织召开全校性创建“绿色学校”动员大会,提出目标要求,同一思想认识,形成全校参与创建活动的氛围。(3) 充分发挥红领巾广播、橱窗、黑板报等宣传阵地的作用, 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国旗下讲话、晨周会课也要专门安排时间用于环保宣传教育。 2 、加强环境教育,掌握环保知识(1 )上好环境教育课,认真做到“四落实”,一是落实教学内容,以《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环境教育》课本为主材料,各年级具体的教学内容为:一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共 6 课,二年级上第三、四单元共 6 课,三年级上第一、二单元共 6 课,四年级上第三、四单元共 8 课,五年级上第一、二、三单元共 7 课,六年级上第四、五单元共 5 课。二是落实课时,环境教育安排在综合课程中进行教学。全学期不少于 6 课时。三是落实教师,环境教育课有综合课老师来担任,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认真备好课,上好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四是落实检测,把环境教育知识列入考核内容,通过考核来检测学生对环抱知识的掌握情况。(2) 其它学科如社会、自然、思品、语文等要成分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内容。根据学科特点,有机渗透环保教育。并要在备课作业中有所体现。使学生切实掌握各学科中的环保知识。(3) 在抓好课内知识教学的同时, 重视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 教师应知道学生阅读环保方面的课外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用科文、班队活动组织开展环保知识讲座、竞赛、实践等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开展环保活动,养成良好习惯(1 )抓好春季有利时机,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养绿”“爱绿”“护绿”活动。要求人人养一盆花, 添一份绿。少先队组织建立好“护绿队”, 各班推荐一名“护绿员”,加强检查督促,全体学生要养成自觉“爱绿”“护绿”的好习惯,人人争当“绿色小卫士”。(2) 结合四月份爱国卫生月, 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 组织学生上街宣传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和教育活动。(3 )积极开展以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少先队主题活动,寓教育于活动之中。通过活动提高队员的环保意识,并将意识转化为自觉行动。本学期各中队均要组织开展一次中队主题活动。(4 )结合学校园艺文化,分年级组织开展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活动。(5 )切实加强校园秩序管理,自觉遵守校园文明“十提倡”“十禁止”。保持校园清洁美观安静,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 、注重资料积累,规范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必须要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期初要指定工作计划。期末要有工作总结,对每次活动都要作认真的记载,到期末分门别类装订成册三、工作决定 1. 在绿色教育管理方面逐渐形成“三个绿色组织“, 即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环境教育教研组、学生护绿队,学校环境教育领导小组从宏观上统筹绿色教育的规划与实施,从人力、物力、财力几方面给予环境教育以保障;环境教育教研组具体负责学科渗透、活动开展等工作,对学校环境教育起到协调作用。学生护绿队是学生层面环境教育的核心与中坚力量,在学生中起到带动与表率作用。 2 .制定各年级段环境教育目标和各学科环境教育计划,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从环境教育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三方面制订了各年级段的环境教育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可操作性强。同时,要求各科教师结合环境教育目标的制定,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以学科教材为蓝本, 充分挖掘现行教材中可能结合环境教育的内容,分年级制定学科渗透计划。 3. 设计、完善和实施渗透课教案, 按照学科渗透计划, 各科教师设计编写详细的渗透环境教育教案。这些教案构思新颖,结合自然,灵活贴切。为了避免渗透内容上的重复,提高渗透效率,定期组织各科备课组教师集体备课,相互借鉴,互通有无,使各科渗透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和优化。 4 .探索切实有效的课程渗透模式,以“立足课堂、全员参与、提高实效”为原则,努力蚕所出一套切实有效的各学科课程渗透模式,全面提高全校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能力,使学生切实掌握各学科中的环境知识,并能自觉地参与环保活动。 5 .坚持素质教育之路,把“学会认知、学会做人、学会发展、学会生存”为主旨的环境教育作为载体,与德、智、体、美、劳融为育人要素。 6. 坚持环境教育以人为本, 大力红样“美德渗透, 环境潜润”的教育思想, 构件学生的环境道德基石。 7. 坚持以绿色观念教育师生, 在全校范围内渗透可持续发展意识、环境价值观、人均意识
复兴镇第二小学环境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