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泽州古八景.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泽州古八景    泽州,隋开皇初设,唐武德元年(618)置晋城县,宋、金、元俱称晋城县,皆为泽州治。明省县入州。清置凤台县,民国3年(1914)复称晋城县。1983年晋城撤县设市,1985年分设晋城市城区、郊区,1996年撤消晋城市郊区,置泽州县。泽州古八景即历史上的晋城县(含今晋城市城区、泽州县)古八景。      碧落卧云碧落山位于晋城市区西北7公里处。山麓有碧落寺,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初创于北魏太和年间。唐高宗末年,韩王李元嘉转任泽州刺史,其子黄公李撰于永淳二年(683)在此为母妃房氏祈福造像,刻摩崖碑,人称“碧落碑”,为世人所珍贵。“碧落碑”因年久毁亡,碧落寺也于抗日战争中遭到毁坏。碧落寺石窟依山而凿,分3窟,造像91尊。碧落山旧有横岭卧云、阴壑积雪、寒泉漱玉、枯松挂月四景。明代户部尚书张养蒙题咏曰: 去处从来无可觅,暂偷闲卧碧云层。朝趋梵阁依三宝,夜扣禅关对一灯。槛外疏风摇古树,桥边细雨长新藤。端居悟却无生理,浑似山中老衲僧。珏山吐月风光秀丽的珏山位于晋城市区东南20公里的丹河岸边,这里群峦叠嶂,沟壑纵横,险径回曲,林茂谷幽。两峰突兀其中,挺拔对峙,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创建珏山一天门记》云:“每年八月望,月忽自中出,谓之珏山吐月,亦游观之胜景也……”珏山吐月成为晋城四大名胜之一。对面硖石山有唐建古刹青莲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西有隋代慧远法师掷笔台。金代状元李俊民题咏曰: 闲携方外友,同谒梵王宫。山吐三更月,松摇万壑风。流年飞鸟过,浮世落花空。不有归来兴,何能见远公? 锦溪落花据清《凤台县志》载:“落花寺在城西岗头村,内有泉水穿山过,花随水流,故名。”落花寺依山而建,泉水从山洞流出寺外,形成小溪。所谓“锦溪落花”是指春夏之交,各种鲜花洒落在小溪上,五彩缤纷,把小溪装点得像锦缎一般,十分迷人。明人彭鸾题咏曰: 东风何事妒韶华,吹落残红点涧涯。鹿苑弃脂疑不远,龙池铺锦想有奢。杏沾细浪浮春色,影逐轻萍散晚霞。好似武陵溪上路,溶溶流出洞中花。松岭积雪松岭,明成化《山西通志》载“松岭山在泽州南三十里”。1999年版《晋城县志》载:松岭寺在城西南南村镇晋普山山腰,隋建。亦名灵岩寺、法轮禅院。因寺周围岩石发白,远望宛如常年积雪,故名松岭积雪。该寺于抗日战争中被毁。另说后院大雄宝殿佛像后有一深井,虽炎炎盛夏,水质冰凉,井口有白霜如雪而得名。明人吴因题咏曰: 苍松成桁雪成溪,扑地瑶花衬马蹄。填壑不随轻絮起,傍溪仍压小桥低。银光逼晓龙犹颤,玉气生寒鹤未栖。怪底山僧春不归,阳和从此较来迟。白水秋波白水源出晋城市区西北20里许伊侯山,辗转流经市区西街、南街、钟家庄。据《凤台县志》载:“(白水)经钟家庄东,大石离立水滨,立秋之日,土人于此玩秋波。”白水村古庙内有清嘉庆年间碑有“我村中虽属弹丸之邑,亦古来名胜之区”句,或可佐证。前人题咏曰: 淅淅凉风动水涯,眼看征雁起平沙。冷吹玉气沉云叶,寒引金商鼓浪花。野蓼摇时霜信近,枯荷响处雨声斜。微茫疑与银河接,我欲遥乘碧汉槎。淅山爽气白马寺山后有小析山,亦名淅山,下有三池,名嘉润,原建成汤庙一座,为古代郡人祷雨之所。阳城析城山成汤庙最为有名,此处则称小析山。如今汤庙已毁,依稀可见旧基,附近村庄的一些人还依祖制偶尔到此敬拜一番。三池仍在,皆已荒废,惟

泽州古八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0-04-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