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心理调适指南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目录01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指南02不同心理问题调适方式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指南第一部分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指南1老年人心理调适1建立对疾病的客观认识,通过官方媒体了解准确的疫情信息,不传播和轻信来自非官方渠道的疫情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盲目乐观或恐慌心理。2疫情期间,避免不必要的外出,与家人共同学习疾病防治知识,关注家人的身心健康,营造良好的居家氛围。3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与家人共同进行棋牌等游戏,与亲属、朋友等通过手机、互联网等进行沟通交流,形成互相关爱的支持系统。4给自己制定一个新的健康生活时间表,保持规律的作息,尝试每天在家中进行运动,如太极、八段锦等。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指南1老年人心理调适5若发现自己存在恐惧、焦虑等负面情绪,先试着接纳自己的这种情绪,然后通过向家人诉说、放松训练等方式进行排解。6若负面情绪状态持续得不到改善,及时通过互联网或心理援助热线寻求专业帮助,必要时及时到医院就诊。7注意个人卫生习惯,外出时做好个人防护。若出现发烧等疑似症状,应冷静对待,到定点发热门诊寻求诊断和治疗。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指南2儿童心理调适1儿童要保持正常的作息安排、生活秩序,合理安排学习、娱乐和居家运动锻炼,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2家长应保护儿童免受过多负面信息的干扰。根据儿童的年龄段和认知特点,告知简单、清晰、必要的信息,树立会战胜疫情的信心。3家长应保持情绪稳定,注重儿童的防护措施,但不要过度焦虑和紧张。营造安全、和谐的家庭氛围,保障儿童内心的安全感。4家长宜多陪伴儿童,多读书、讲故事、做亲子游戏。对出现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异常情绪表现的儿童,宜多抚摸、拥抱、陪伴入睡等,通过增强亲子关系重建安全感。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指南2儿童心理调适5对于儿童提出的各种问题,包括疫情、疾病、死亡等问题,家长要保持温和、耐心的态度,不回避、不批评、不忌讳,根据儿童的年龄和理解力给予适宜的回答。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指南3青少年心理调适01避免长时间阅读或讨论负面信息。认识到因为负面信息而产生情绪波动是正常的。如果较长时间处于消极情绪中,要有意识地调节,转换想法,调整行为。保持情绪稳定02保持健康睡眠节律,早睡早起,半夜不要看手机。保持健康饮食。即使不能出门,也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健康的作息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指南3青少年心理调适03探索适合的锻炼方式,如广播体操、垫上运动、街舞、八段锦、太极拳、瑜伽等。坚持每天锻炼04利用各种网络资源有计划地学习。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参加网络课程学习,完成家庭作业保持课内课外学习不同人群的心理调适指南3青少年心理调适05不信谣、不传谣,不要仅看信息表面,而要根据信息发布方的公信力、信息的支持证据和逻辑做出鉴别判断,避免受谣言误导。提高信息判断能力06通过远程方式与不能见面的家人、朋友、同学等保持积极联系,彼此表达关心。有情绪波动时可与亲友倾诉,可以为压力较大的亲友提供力所能及的情感支持。维护人际支持
蓝色卡通应对疫情心理调适指南PPT模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