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荣毅仁的“大家小事”-名人故事.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荣毅仁的“大家小事”大时代的大家族荣氏门下企业,涉及到无数的工商业部门,有中国“面粉大王”、“纺织大王”、“颜料大王”等称号,荣毅仁的父辈荣宗敬、荣德生兄弟,重视企业技术及生产设备,从1916至1931年的16年间,荣氏兄弟不断办新厂,买旧厂,整个集团的纺织企业平均20个月拥有一个。到全国解放前,荣氏面粉厂则有12个,占全国面粉半壁江山。面粉业的“兵船”牌,棉纱业的“人钟”都是当时行业的最高品质代表。历经二十余年经营,荣氏兄弟便进入了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行列,他的家族财富巨大。解放前,荣德生曾被土匪绑票,荣家以110万美元赎金赎回。荣氏家族在百余年的生存演化中,体察到了世事的艰辛。抗美援朝时,荣毅仁不仅捐献七架飞机和大量衣物,还认购650万份国家发行胜利折实公债。后来,到1955年,荣毅仁又将无锡祖地约150亩献给国家,1953年和1954年,荣氏门下企业都公私合营了。生活在北京的“海派”1957年荣毅仁做了上海副市长,但家里的生活还是以前生活的延续。搬到北京以后,住在北太平庄4号,家里的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开始完全是照国家干部的生活过日子,当时荣毅仁很不庄4号最早是傅作义的宅第,后来经过修缮,院落很紧凑,前面是会客厅、餐厅和警卫人员等住所,后面是坐北朝南的一排正房,有荣氏夫妇的起居室、卧室和荣毅仁的书房兼办公室等,其中一间是儿子荣智健回京时的卧室,两边厢房则是女儿们和亲戚来京时的住房。荣毅仁在德国的侄女荣智美等回国,愿意住在荣家,不愿住宾馆,因为荣宅华丽超过宾馆。然而,荣夫人开始还不习惯这问“保留了历史的风情”的“典型的中国式四合院”。还怀念上海的豪华大屋生活。毕竟,照国家干部的生活来过日子,还是拮据的、寂寞的。荣毅仁吃饭也简单,仅爱吃蹄膀,是地道江南人的习惯,饭后要吃少许水果。荣家的养生之道,富而不奢,讲究而不浪费,始终保持着“海派”的生活方式。一世夫妻的悲欢1932年,16岁的荣毅仁和无锡饱学之士杨干卿的15岁女儿杨鉴清订婚。1936年荣毅仁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即与高中毕业的杨鉴清结婚。荣杨联姻,一时被人称为富贵结合。荣家办实业、开工厂,是上海首富,杨家是无锡的书香门第,一富一贵,可谓珠联璧合。从此他们经历长达半个世纪的唯一婚恋。1939年生大女儿荣智和,后生二女儿荣智平,独生子老三荣智健、老四荣智远和老五荣智婉。其中,老四荣智远上中学时因患脑炎被误诊,落下了痴呆后遗症,1993年死于肺癌。荣家困难是在文革期间。荣毅仁被批斗,他的右手食指被红卫兵铁棍打断,在全国工商联大楼被指派去锅炉房运煤,落下了腰疼病。那时他还患有肝炎并眼底出血,由于耽误治疗,最终左眼失明。妻子杨鉴清更是被红卫兵打得昏死过多次,连他们因患大脑炎而精神有障碍的四女儿荣智远也未能幸免。1967年独子荣智健在天津大学读电机工程的时候,被下放到四川凉山彝族的水电站工作8年,吃尽苦头。是爱情给了他们夫妻相知、相爱、相守到白头,幸福一生,家庭是他们一家最看中的财富。前沿的精致生活连任8届政协委员、闻名中外的“红色资本家”荣毅仁,1978年当上了五届全。

荣毅仁的“大家小事”-名人故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文库旗舰店
  • 文件大小21 KB
  • 时间2020-04-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