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设计实例分析杭州市勘测设计研究院边俊波浙江省综合勘察研究院李根华【摘要】通过对软土地区某深基坑支护工程的实例分析,揭示了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的特点及难点,分析了围护桩、桩间挡土方式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为今后类似深基坑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并积累了经验。 0引言目前由于土地资源趋紧,高层建筑不断涌现,城市土地利用对提高容积率的需要以及建筑结构及功能上的要求,地下工程已由过去的一层发展到二层或三层,开挖深度也相应增加。目前在软土地区深基坑支护方法较多,但问题也不小。本文通过某深基坑支护设计实例分析,揭示了在软土地区进行深基坑支护设计的特点及难点,并提出了设计、施工防止措施。 1设计基坑的基本情况 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瑞安市安阳新区,基坑平面尺寸为 75m ×140m ,地下室占地面积近 9000m 2,工程由 A、B、C座三幢单体组成,其中 B、C座设二层地下室,地下一层楼面标高- 、地下二层楼面标高分别为- 和- ,基坑开挖深度 ~ ,电梯井局部开挖达 ;A座设一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 ~ 。工程桩采用 700mm ~800mm 钻孔灌注桩,基坑周边采用上翻地梁,所有承台均下翻。本次设计对象为 B、C座地下室基坑。 场地土构成与特征根据岩土勘察报告,基坑开挖及影响范围内的地层分布如下: ①-1杂填土:灰、黄灰色,稍湿,松散状。成分为碎石、砾砂及粘性土,夹杂生活及建筑垃圾,土质不均匀。层厚 ~ 。①-2粘土:褐灰、灰黄色,可塑~软塑状,中高压缩性。含少量铁锰质氧化斑点或结核。层厚 ~ 。②-1淤泥:灰、青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水平微层状构造。局部含少量粉细砂、贝壳细碎片及半炭化植物残屑。全场分布,层厚比较平均,达 12m 左右。该层土含水量高达 % 。②-2淤泥:灰、青灰色,流塑状,高压缩性,水平微层状构造。局部含少量贝壳细碎片及半炭化植物残屑。全场分布,厚度达 13m 左右。该层土含水量高达 % 。③淤泥质粘土,灰色,软塑状(局部可塑状),高压缩性,水平微层状或鳞片状构造。局部含少量粉细砂,偶见贝壳细碎片及半炭化植物残屑。全场分布,厚度为 ~ 。各土层主要岩土工程特性指标见表 1。表1各土层主要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层号岩土名称γ(kN/m 3)c(kPa) φ(°) ①-1杂填土 ①-2粘土 ②-1淤泥 ②-2淤泥 ③淤泥质粘土 1010 注: c、φ值为固结快剪指标本场地地下水主要为上部浅层粘性土中的孔隙潜水和下部埋藏较深的圆砾层中的微承压水。上部浅层粘性土中的孔隙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员当桥河水的补给,且具季节相关性,该层属弱透水层,渗透系数一般在 10-6 ~10-8cm/s 数量级之间。下部圆砾层埋藏比较深,在地面下 69米左右,属微承压水层,对本工程基坑开挖没有影响。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弱腐蚀性,属分解类腐蚀;对氧能自由溶入地下水的钢结构和干湿交替环境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中等腐蚀性。 基坑周边环境条件基坑东侧为火车站南路,已建成通车,人行道距离基坑最近处仅有 ,道路靠基坑侧人行道上分布有电力管线、通讯管线; 北侧为规划道路,基坑距离该侧道路红线仅为 ;东南角为已施工的安阳广场,为该市重点工程,已建造完毕,其主体结构距离基坑18米左右,广场道路外边线距离基坑只有 6~7m,道路铺设的均为花岗石,广场主体结构与道路内边线间为斜坡绿化带,绿化带填土最大高度达 ;基坑西侧为 A座地下室基坑,与本基坑相连。场地北侧距离基坑 60~75m 为员当桥河(内河)。基坑周边环境情况详见附图 1。附图 1附图 2 2基坑支护方法选择 基坑特点(1) 本工程 B、C座楼有两层地下室,基坑开挖深度比较大,车库部分板底的挖深为 ,B、C座承台比较密集,到承台底的开挖深度为 ,电梯井局部挖深达 11m ;A座楼开挖深度较浅,到板底浅区开挖深度为 ,深区开挖深度为 ; (2) 场地周边空间比较紧张,离周边道路红线比较近,基坑东面的车站南路上的管线也比较多,南面为安阳广场; (3) 场地地质条件差,淤泥层巨厚且含水量极高,蠕变性强,地基承载力极低; (4) 基坑形状复杂、平面尺寸大,施工工期长,基坑暴露时间比较长; 基坑支护方案比较分析(1) 土钉墙方案本工程场地比较小,不具备放坡条件和卸土条件,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全部为淤泥土层,土
基坑支护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