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眉.. 页脚.. 论贪污贿赂案件中侦查审讯策略余飞(西南政法大学研究生部重庆 400031 ) 〔摘要〕: 贪污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由于其身份特殊或涉案金额较大, 反侦查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较强等特点, 一般都会拒不供认以逃避处罚。他们在接受审讯时的心理要经历四个阶段, 即试探摸底、对抗相持、动摇反复和供述认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侦查人员必须在审讯前先准确掌握犯罪嫌疑人的心理,要善于利用其复杂、矛盾的心情, 灵活采取攻心型、震慑型、迷惑型、利用型等审讯策略, 攻其要害,迫使其在心理上认罪伏法。〔关键词〕: 贪污贿赂案件;审讯策略;侦查贪污案件,即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贿赂案件, 即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索取他人财物, 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 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①。贪污贿赂案件与一般的刑事案件无论从犯罪主体, 犯罪客体以及侦查主体等都有实质性的区别。由于其特殊性, 由人民检察院的反贪污贿赂调查局负责的侦查活动。与一般的刑事案件相比较, 贪污贿赂案件最大的特点在于贪污贿赂案件犯罪嫌疑人的特殊性。贪污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摘自胡关禄《侦查讯问学》。..页眉.. 页脚.. 先, 贪污贿赂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是国家工作人员, 工作性质特殊, 如果侦查工作处理的不好, 将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公务活动, 其次, 犯罪嫌疑人的各方面素质大多高于一般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作案手段呈现智能化。并且反侦查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都较强。在实施犯罪前, 经过深思熟虑和周密的部署,犯罪行为具有高度的隐蔽性。在犯罪实施后, 往往不留犯罪痕迹。在罪行败露后, 能沉着应对检察机关的调查和审问。最后,犯罪嫌疑人的一般都具有“关系网”和“保护层”,侦查人员的办案活动往往阻力较大。针对贪污贿赂案件犯罪嫌疑人的特点, 检察机关在开展侦查活动时,对于侦查的关键环节——审讯要高度重视。在侦查实践中, 审讯工作是一场激烈复杂的攻心斗智的斗争, 因为犯罪嫌疑人非常清楚, 审讯的结局会直接关系到他的命运, 他们必然要竭尽全力地想方设法和讯问人较量。这就要求我们讯问人不仅能够善于运用心理性策略, 理论性策略来影响嫌疑人的认识, 情感和意志, 而且还要求我们在审讯中应注意科学性和灵活性的有效结合。在审讯前,侦查人员要作充分的调查取证, 掌握一定数量的证据, 特别是要能够摸清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在审讯过程中, 要根据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特点, 根据已经掌握的证据, 善于运用策略, 迫使犯罪嫌疑人在心理和行为上都认罪伏法。总体上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提问要有针对性。针对性也可以说是目标性,做有的放矢,必须有准备。应当明确: 问什么, 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必须以真实性前提为出发点, 否则就不可能得到真实的回答。提问的正确程度, 决定着回答的正确程度。如果..页眉.. 页脚.. 问题不是以存在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而是以推测为出发点提出的问题,问题就是不合理的。比如没有充分证据确定某人受贿时,就提问" 你收了某某人多少钱?" 这样提问就跳跃了逻辑阶段,造成嫌疑人对立情绪产生,不利于下一步的讯问。其次,提问的问题应具有鲜明的逻辑结构。鲜明意味着问题确定无疑, 使被讯问人明白, 提问达到鲜明的逻辑是以对事实明确无误的了解和构思为条件的。在讯问中应尽量减少被询问人从中得到讯问人知道什么, 掌握什么证据的印象, 也不能提示被讯问人怎样回答。最后,提出的问题应有一定的顺序。讯问就是提问、回答、证明问题。两者是相互联系的, 提问可以按时间由先到后, 可以按地点由本地到外地, 或按策略顺序、逻辑顺序提出, 运用策略顺序应首先查明被讯问人供述的态度, 根据愿供、不愿供的意向, 确定如何讯问, 先问什么, 后问什么和怎样提问。逻辑顺序主要有: 1 、从一般讲,让被讯问人自己把整个情况叙述清楚,外延大而笼统,他就无法了解我们的意图,也无法谋划防范措施。 2 、突然提问。抓住有利时机或有利条件突然提问,是常用的策略手段之一。突然提问的有利条件是嫌疑人没有思考编造伪假供述的时间, 临供仓促, 心情紧张, 容易暴露思想意向, 还可以打乱他事前准备好的防范步骤,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3、问题可由轻到重。由轻到重, 揭露罪行这一目的的隐蔽性较强, ..页眉.. 页脚.. 可以起到麻痹思想、试探态度的作用, 以寻找时机, 了解对方的防御能力, 伺机提出对案件直接有关的、越来越重要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使嫌疑人越陷越深,不供不能过关,达到讯问预期的目的。侦查审讯策略,是策略中的特定类型,是矛盾对抗双方一种特殊的斗智斗谋艺术,其目的是使讯问付出最少的人力、时间和物质消耗,快速突破犯罪嫌疑人的供述障碍, 取得如实
论贪污贿赂案件中侦查审讯谋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