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二帝 1. 太祖高皇帝爱新觉罗. 努尔哈赤(1616---1626) 在位年号: 天命葬福陵。谥号: 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追尊)。努尔哈赤,姓爱新觉罗,号淑勒贝勒,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 ,出生在建州左卫苏克素护部赫图阿拉城( 辽宁省新宾县) 的一个满族奴隶主的家庭。明万历十一年(1583 年), 努尔哈赤不屈奋起,以父,祖遗甲十三副起兵, “自中称王”。他率领八旗子弟转战于白山黑水之间,临大敌不惧, 受重创不馁,以勇捍立威,受部众拥戴,历时 30 多年,统一女真各部,推动了女真社会的发展和满族共同体的形成。万历四十四年(1616) ,在赫图阿拉建元称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努尔哈赤兵势渐强, 势力日增, 万历四十六年(1618) 以“七大恨”祭天, 誓师征明, 开始了为清王朝的建立艰苦创业。与明将袁崇焕在宁远交战中, 大败而回并受伤, 于天命十一年(1626) 八月死去。终年 68 岁,葬于沈阳城东,称之“福陵”。庙号“太祖”。 2. 太宗文皇帝爱新觉罗. 皇太极( 1626---1643 ) 在位年号天聪, 天聪 10 年改年号崇德葬昭陵。谥号: 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爱新觉罗· 皇太极, 是清朝开创者努尔哈赤的第八子, 其母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生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 十月二十五日。努尔哈赤宁远战败身亡后即后金汗位,在位 17 年,卒于清崇德八年(1643) 。庙号“太宗”。即位不到十年, 他统一整个东北, 并南下朝鲜, 西征蒙古, 却难挫大明官兵。天聪十年(1636) 四月, 改称帝号, 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 将族名改称“满洲”。他雄心勃勃地挥师西进, 兵锋所指, 京畿震惊。大明江山岌岌可危。幸由袁崇焕镇守边地, 满人寸步难进, 皇太极阴谋间谍明朝, 使袁崇焕被杀, 明朝自毁长城。若非吴三桂开关放清军进来,只怕满清永远憋在关外了。皇太极博览群史, 气度恢弘, 军事上有勇有谋, 政治上极富开拓精神, 既有强烈的民族意识, 又十分向往汉族文化, 兴利除弊, 优礼汉官, 勘称“上承太祖开国之绪业, 下启清代一统之宏图”的创业之君。他促死于清军入关前夕, 未能实现夺取全国政权的夙愿 3. 世祖章皇帝爱新觉罗. 福临( 1644---1661 ) 在位年号顺治。葬河北遵化清东陵孝陵。谥号: 体天隆运定统建极英睿钦文显武大德弘功至仁纯孝章皇帝。顺治皇帝爱新觉罗· 福临(1638-1661) 是清太宗的第九子,崇德三年戊寅正月三十日戊时( 晚七点至九点) 生,其母为永福宫庄妃, 博尔济吉特氏, 即孝庄文皇后。崇德八年(1643 年) 二月十六日承袭父位, 时年六岁, 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及郑亲王济尔哈朗辅政。第二年甲申, 正值明朝崇祯十七年正月, 改元顺治。九月自盛京迁都北京,十月初一日即皇帝位于武英殿。顺治七年(1650 年) 摄政王多尔衮死, 世祖始得亲政, 将多尔衮迁出太庙, 挫骨扬灰。在其母孝庄文皇后的帮助下, 他励精图治, 宵旰靡倦。他整顿吏治, 注重农业生产, 提倡节约, 减免苛捐杂税, 广开言路, 网罗人才, 在各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后因爱子、宠妃的相继病亡, 福临受到了巨大的精神打击,身体每况愈下,后又染上了天花,顺治十八年(166 1 年) 正月初七日子刻崩于紫禁城内的养心殿,年仅 24岁。也有人说他是出家当了和尚。 1663 年葬入河北遵化清东陵的孝陵内。顺治有 8 子、 6女 4. 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 玄烨( 1662---1722 ) 在位年号康熙在位 61年。葬河北遵化清东陵景陵。谥号: 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爱新觉罗· 玄烨,清朝第二代皇帝。顺治十一年(1654 年) 生于景仁宫,为世祖顺治帝第三子。顺治十八年(1661 年) 即位, 时年八岁, 由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鳌拜四大臣共辅政, 年号康熙。康熙六年(1667 年) 亲政。八年, 年仅十六岁的康熙暗结内大臣索额图等人智捕鳌拜,夺回大权。亲政后, 宣布永停圈地, 准许壮丁“出旗为民”, 又奖励垦荒, 益钱免粮,任用靳辅,陈潢治理黄河,规定“额外添丁,永不加赋”; 设立南书房掌票拟谕旨, 加强皇权; 又平定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 靖南王耿继茂之子耿精忠长达八的三藩之乱, 派兵攻入台湾; 平定准噶尔部噶尔丹叛乱, 巩固了国家统一; 又巡行东北, 两次发起雅克萨反击战, 沉重打击沙俄势力侵略, 派索额图、佟国纲赴尼布楚与沙俄谈判边境问题, 行前确定黑龙江流域的广大领土“皆我所属之地, 不可弃之于俄罗斯”的原则, 签定《尼布楚条约》, 划定中俄东段边界, 使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得到巩固发展, 但还是把一块本属于我国的土地给了老毛
清12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