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龟兔赛跑:科学精神的失落 一次省级骨干教师培训会上,观摩了这样一个真实的教学案例: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老师让六年级的学生写一篇想象作文,题目是“新龟兔赛跑”。作文的结果:90%的学生仍然是乌龟又一次获得了比赛的胜利!夺冠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有的是兔子又一次骄傲了,躺在树下睡大觉;有的是乌龟贿赂裁判,大搞权钱交易暗箱操作;有的是乌龟投机取巧,趴在兔子的身上;有的是乌龟神奇地长出了飞翔的翅膀…… 看到这样的作文题目和习作结果,一股悲凉从心头涌起。兔子居然又一次成为失败者!“龟兔赛跑”作为一个经典的童话故事,其教育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它的阅读指向大多是学龄前儿童。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知识和人生经验之后,还用这样的题目进行作文训练,美其名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求异思维。只能说,我们的教师缺乏必要的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我们的教育实践在培植“愚民”,我们的教育价值在走向理论的虚无。同时,从学生表现出来的所谓“求异思维”里,也彰显了学生价值观的严重偏移,何谈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兔子当然比乌龟跑得快,这是不争的科学事实,而我们的教学却把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凌驾于科学知识之上,偏执一端,完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培养。科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石。语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缜密,语文是传播、普及科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是语文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科学素养”的概念,其内涵就是要求培养作为现代公民必备的科学精神。著名科学家拉比曾经说过:“只有把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融为一体,我们才能期望达到与我们的时代和我们这一代人相称的智慧的顶点。” 语文是一门具有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的课程,在充分彰显人文精神的同时,也要大力培植科学精神。
新龟兔赛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