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社会发展规划.doc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指示精神,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紧围绕“构建美好家园,增加村民收入”为主线,认真履职,扎实工作,努力做到富民强村,使我村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经支、村两委认真研究,提交支部党员大会审议,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制定**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2014-2018年)和建设扶贫工作规划(2014-2015年)。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八大指导精神统领工作全局,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根据浏办通知〔2014〕15号《关于做好2014-2015年建设扶贫工作的通知》和**乡党委、政府《年度村级目标管理考核细则》的工作要求,乘**乡政府西进融城战略为契机,充分发挥全村党员、干部群众的智慧和勤劳,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着重点,以发展特色农业为着力点,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加快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村民不断增收致富,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把**建成为繁荣、富裕、文明、和谐、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二、村情概况(一)发展优势**村地处**市东大门,距城区10公里,位于**乡东南部,属**乡管辖的一个偏僻山区行政村,是省级贫困村。**河主支流大溪河环村而过,村内地势呈“丁”字形分布,东与本乡珠江村相连,南临**河,西与高坪镇双江村相接,北与本乡**村相通,,辖区内有27个村民小组,563户村民,其中贫困户90户(五保21户、低保69户),全村人口2252人,其中中共党员48名,共青团员35名,大专以上文化53名,高中文化158名,劳动力925名,其中外出务工183人,办厂经商54人。股役军人4人,退伍军人42人,残疾人67人,低保86人,五保22人。2013年全村社会总产值余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96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元,经济发展位居全市中等偏下水平。,-5米宽水泥路,有耕地面积1860亩(),其中旱土及非基本农田186亩,耕种粮食作物和蔬菜、花卉苗木、药材等经济作物,林地面积8800余亩,种植杉、松、杂木、楠竹、油茶、小水果等经济林、森林覆盖率达75%以上,雨水充沛,日照充足,水域面积650亩,有涵家冲、长冲等小水库3处,山塘105口,放水灌溉,道源水库溢洪道——**小河流经村内17个村民小组5公里水路汇入**河,修有栏河坝6座,都安装了(20-6)和(30-6)不同型号的水轮泵提水灌溉,安装在**河畔和**-15千瓦电排18座抽水灌溉,农田用水基本满足。村内有规模企业:万鑫出口花炮厂、戴氏烟花制造厂、余氏科技环保烟花制造厂等3家,村卫生室1所,有鑫鹏、紫金、高塘等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3家,蔬菜种植是村民的支柱产业。全村约50%的农户从事蔬菜种植,促使经济持续增长,是**市主要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村内自然生态良好,山青水秀,是观光、休闲、旅游的首选之地。**村通过村级换届选举,选优备强村级队伍,组织机构健全,支、村两委成员4名,班子成员呈“老、中、青”结构,文化程度偏高,精诚团结,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相互配合,有核心的凝聚力,是一个会想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务实团队。全村干部群众团结一心,拼搏进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农村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农民人均收入稳步上升,村民人居环境不断优化,村民民风淳朴,渴望得到又好又快地发展,支、村两委有信心,在市委、市政府和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和**市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市电力局等后盾单位的帮助与支持下,通过自身努力奋进,带领全村人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二)环境因素我村受自然环境影响依然是致贫的主要因素,地广人稀,村民主要分散居住在山冲与河边,集中居住户较少,加之地势偏低,整个东乡水系流经我村汇入双江口,每年汛期来临洪水上涨,常有淹没农田现象发生,造成粮食减产,蔬菜失收,给当地村民造成经济损失。其次,于2004年因我村学生减少,不能足班开课,导致**完小被迫停办,生源就近分流到**完小和珠江完小就读,许多学生未天亮就由家长护送行走在山田、田间小道上,组道、村道上安全系数低,每学期要耗费大量人力财力供学生上学读书。一是村级集体经济薄弱,可用财力不足,村级经济难以为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有效支持,发展乏力。由于近年村级道路硬化、桥梁等基础设施密集建设,**一桥工程建设项目至今未入项,沿河上下两条村级道路硬化扶持资金不足,村级经济来源有限,负债较重,直接负债达万元。二是农业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产业协作组织缺乏,专业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模式刚刚起步。三是基础设施不完善
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