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元素周期表本节学习目标1、掌握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形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族等概念;2、运用原子结构的理论解释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的规律;3、掌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原子结构、元素性质三者之间的关系;4、对核素和同位素有常识性的认识;5、培养由原子结构推导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的能力。小资料:19世纪的化学巨匠----门捷列夫门捷列夫(1834--1907)出生于俄国西伯利亚西部的一个小城镇----托波尔斯克,父亲是中学校长,母亲则刚强能干。在他13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担负起抚养、教育17个孩子的重任。门捷列夫从1849年中学毕业时就开始收集关于元素的资料,曾对拉瓦锡的第一张“元素表”、德贝莱纳的“三素组”、纽兰兹的“八音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1869年,经过近20年的努力,他把发现的63种元素的资料,全部收集起来并根据它们的名称、性质、原子量等一一制成卡片,为了探求它们之间的规律,无数次的排列组合,曾一连工作几个昼夜。因过度疲劳,一天,他在办公桌前入睡,梦中日思夜想的元素周期表出现了,醒来后立即记录下来。从此元素周期律的具体体现形式----元素周期表诞生了。门捷列夫1849年中学毕业后,其母亲千里迢迢想送他进入莫斯科大学学习,但未能如愿,费尽周折才于1850年考入彼得堡师范大学物理系,并在1855年于优异成绩毕业,获“物理和化学硕士”学位。1859年门捷列夫到德国海德尔深造,得到德国化学家罗伯特、本生和物理学家基尔霍夫的教导,1865年获“博士”学位。1867年门捷列夫怀着报效祖国的意愿回到彼德堡大学,成为彼德堡大学最年轻的教授。门捷列夫最惊人的地方是,他在给元素排队时,对缺席元素留下了空位并作了明确的预言,指导科学家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现了较多的元素。例如,他预言的类硼、类铝、类硅等不久都被发现了,分别为钪、镓、锗。他还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改正了多种元素的原子量。此外,他在“水溶液理论”、“气体临界温度”等方面卓有贡献。他还精通数学、物理、气象以及工业技术、社会科学和金融经济等。他用自己创造的辉煌业绩,证实了“终身努力,便成天才”的名言。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奠定了现代科学的基础。恩格斯说:“门捷列夫完成了科学上的一个勋业。”斯大林也给元素周期律于高度的评价,他说:“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律清楚的表明,由量变到质变在自然发展史中有多么重大的意义。”门捷列夫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他善于积累和总结前人的经验,有敏锐的分析能力和坚定的信心,加一方面得益于他有献身科学的精神。问题既然众多的元素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我们是否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律把它们归入一张表格之中,以利于我们学习和使用?如果可以,我们应按照什么原则去编排这张表呢?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1、原子序数从左到右依次递增,把元素排成一行;2、使同一横行中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3、使同一纵列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请试着将1----20号元素排在一张表中。1e2e3e4e5e6e7e8e一层二层三层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0一层二层三层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从左至右,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成一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周期序数=电子层序数周期短周期长周期不完全周期第1----3周期第4----6周期第7周期三短三长一不足2、族具有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从上到下,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成一个纵列,称为一个族。主族族序数=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族主族第ⅠA----第ⅦA族副族第ⅠB----第ⅦB族Ⅷ族三个纵列零族隋性元素族七主七副零八族周期表,好记忆,横是周期纵是族,横纵交叉是元素。七个横行七周期,三短三长一不足;十八纵列十六族,七主七副零八族。
元素周期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