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师德勾画生命的曲线
江苏省姜堰市励才实验学校江苏姜堰 225500 顾晓燕
怀着对教育事业的憧憬,我走上了这融汇着智慧、情感、信念、理想的三尺讲台。12年的点点滴滴,虽平淡无奇,却也丰富多彩。泪水、汗水、成功、失败、委屈、自豪,我自乐其中,教育教学已融入了我的生命,成了我生命中的最爱。
一、心在原点处坚守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是教育教学的“原点”。教学,对于我这个出身纺织品设计专业的“半吊子”来说,可谓举步维艰。为了能尽快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经验丰富的同事、来校讲课的名师,成了我学习的老师;《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英语教育学》等书籍,成了手边翻得最多的读物;网上的英语课堂、特级教师的教学视频,成了我模仿、提高的榜样。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含金量,在实际教学中,每节课我都认真设计教案,精心设计导言,将学法指导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勤学、会学、乐学。我欣赏苏霍姆林斯基的一段话:“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根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音响,要使孩子的心同我讲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为此,我不仅注重研究课本,还特别注意研究学生,我喜欢找学生个别谈心来了解学生、帮助学生,不仅补学习,而且补思想,我坚信“一吨的外力不及一两的内力。”只有点燃孩子内心的动力,才能激发孩子学习的热情,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学生刘畅,刚进初三时英语成绩是96分,常与老师发生冲突,一有机会,我就找他谈心,让他尽情倾吐学习和生活中的烦恼、忧愁。我借帮助他“讲解试卷、默写”等形式,抓住教育的最佳契机进行沟通,倾注的心血没有白费,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刘畅就有了明显的变化。课余休息时间,我看到他埋头思考的样子;自由活动时间,我看到他问问题的身影,“勤问、善思”成了他学习生活的主旋律。至今,我手机上依然保存着他中考成绩揭晓之后发来的短信:“顾老师,承蒙您一年来春风化雨,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中考英语146分,您谱写了一名英语垃圾的进化史。您不仅教会了我知识,还教育了我做人,您是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走进孩子的心灵,用人格树立起学生的精神榜样,用文化浸润心灵,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生。
二、爱在轴线上延伸
爱心,是维系师生情感的最好纽带,是师德的核心,我把对学生的爱倾注在学生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学生陆蓉对我有着很强的依赖,喜欢与我保持着
“热线”联系,有什么问题困惑总会在第一时间告诉我,我也总是竭力的去释疑解惑、沟通、疏导,尽管她已毕业了好几年,我们仍然保持着密切联系。大一的时候,她与家长发生了严重的冲突,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念头,并且拒绝跟家人沟通,我了解情况后,通过邮件、手机短信慢慢与其沟通,一句话不理,一条短信不回,我就再发一条,终于在我发到第十一条信息时,她和我对上了话,我们一直聊到午夜时分,经过连续两天的沟通,她终于解开心结,重返课堂,后来还当上了优秀学生干部,并以优异的成绩顺利通过了雅思。为人师者,最大的愿望是培养出令自己骄傲的学生,陆蓉就是我的骄傲。
在批改作业时,我喜欢在作业
江苏教师师德论文范文 用师德勾画生命的曲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